人到五十,應當開始另一種活法。
從前為別人活,此后為自己活,愛恨隨緣,得失隨意,從此云淡風輕,瀟灑豁達。
01
五十歲,人生才真正開始。
喬叟說:「丟失的牛羊可以找回來,但是失去的時間卻找不回來。」
年過五十,很多人都說,自己這一生已經塵埃落定,不會再有大的作為了。于是,不管自己此前處于如何努力的狀態,都輕而易舉地選擇放棄,轉而向周圍大多數同齡人看齊:工作上只想著退休,生活上只想著帶孫輩,至于自己,則再也「無欲無求」。
殊不知,五十歲,人生才剛剛開始。
過去的歲月,那個一直在打拼的自己,背負了太多的生活的使命:為賺錢養家糊口而活,為父母光耀門楣而活,為妻子兒女遮風擋雨而活,卻唯獨沒有好好的為自己而活。
有人能夠幸運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個人理想和現實抱負完美結合,有人卻在大半生的打拼中,什麼事情能賺錢就逼著自己去干什麼,至于個人愛好和理想,則是一種奢求,已經被束之高閣。
終于,生活步入了正軌,一切能夠「按部就班」,業余時間也變得充裕起來。
一扇新的大門正在朝自己打開。
于是,有人開啟了全新的人生旅程,將業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做自己想做的事,見自己想見的人,那些未盡的夢,漸漸化為了藍圖。
02
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專業技能。
風靡全球的摩西奶奶,有句名言:「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她在七十六歲高齡的時候開始學習繪畫,雖然此前沒有任何繪畫基礎,卻憑借著熱愛與勤奮,成為了美國著名和最多產的原始派畫家之一。
人到五十,從前的知識技能要麼已經內化為一種能力,要麼已經急需更新換代,真正厲害的人,堅信「活到老,學到老。」唯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才會越活越有精神。
有心學習的人,無處不是課堂,無人不是老師。尤其是在網絡高速發達的今天,只要你潛心研究,總能從互聯網上找到你想要的學習資源,甚至還有學習視訊,從最簡單、最基礎的東西開始學起。
我的同事老謝,已經五十二歲,最近迷上了手機攝影,為了督促自己「學有所成」,每天在朋友圈發布一個「九宮格」,記錄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眼見著照片一天天更有「藝術感」,這背后,都是老謝踏實學習的積累。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能夠堅持學習的人,才是幸福。
03
利用業余時間,發展興趣愛好。
清代散文家張岱曾寫道:「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
意思是說:一個沒有癖好的人是不可交的,因為這樣的人沒有深情;一個沒有瑕疵的人也是不可交的,因為這樣的人沒有真氣。
人過五十,終于有了足夠自己支配的空余時間,那麼重拾自己的興趣愛好,則有了新的機會和可能。就算此前沒有什麼癖好,也可以重新培養。
歷史上,大文豪蘇軾除了文學才華了得,還是一個美食家。雖然宦海沉浮,一次比一次發配到更邊遠的地方,卻絲毫沒有困擾到生性豁達開朗的他:食物短缺,就和家人一起開荒種地,自給自足。想要吃到美食,就不斷嘗試新的做菜方法,「東坡肉」自此流傳于世。
興趣愛好因人而異,不一而足。只要合法合規,合情合理,就能讓平淡的生活,多了一份寄托,多了一份樂趣。
04
結束語:
人到五十,看淡世間繁華與落寞,經歷了人情冷暖與炎涼,真的該好好為自己活一次了。
當然,這并不是拋下所有的責任不管不顧,而是在沉重的責任之外,把業余時間多分一點點給自己,靜靜地看幾頁自己喜歡的書籍,聽一首懷舊的歌,看一部精彩的電影,給自己一個獨處的空間,聆聽內心的呼聲。
在這個世界上,能夠陪伴你到最后的人,只有你自己。所以,不妨從現在就開始,讓自己為自己做點什麼,讓自己不再厭惡自己,而是深深地相信自己、疼惜自己。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