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家吳軍曾經表示:「真正能夠淘汰大部分人的關鍵因素,其實正是人性這面‘照妖鏡。」
普通人往往在他人設定的規則下拼搏,而聰明人則會根據自己發現的規律去創造價值。
然而,成就大事的人,他們能夠在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掌控下,運籌帷幄。
如果不了解人性,不能規避人性的弱點,那麼在人生的馬拉松比賽中,將無法取得勝利。
01「只要我好,不管你好不好」
有個同學,當年本科畢業的暑假,在北京海龍大廈賣了好幾個星期的數碼相機和攝像機。
他對我描述的經歷深有感觸:有些顧客,銷售人員寧愿不做生意也不愿意接待。
他們對整個商場進行詳細的研究,深入了解產品價格、配置和性能,即使已經掌握了最低的價格信息,仍然不肯放棄。
他們總想以最低的價格購買產品,并且還想讓銷售人員額外贈送一些東西。
只要銷售人員表現得不是很為難,他們就會覺得一定還有壓價的空間。
簡單來說,他們就是想吃干抹凈,想用最低的價格購買最好的產品。
對他們而言,這是一次物超所值的購物經歷,然而,對于銷售人員來說,利潤微乎其微。
想象一下,同樣的產品,按照市場行情,他們本可以賺取200元的利潤,但在他身上,他們只能得到20元的收益,并且還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那麼,還有哪個銷售人員愿意為他們提供服務呢?
如果銷售人員無法從中獲得與其付出時間相當的回報,他們又為何要為你提供優質的服務和產品呢?
所以,看似占盡便宜的做法,實際上讓自己孤立無援,無人愿意為其付出,因為沒有人愿意做無利可圖的買賣。
《警世通言》有云:貪婪不可無度,才智不可濫用。
每一個事物,一旦達到了極致,便會走向反面。
真正聰慧的人,他們知道自己吃飽,同時也不會讓對方餓著。
所以,無論何時,你若使他人舒適,自己才能獲得幸福。
02「如果我不好,你也不能好」
在日本經濟大蕭條時期,剛畢業的稻盛和夫在,一家經營狀況極差的陶瓷廠工作。
但他并沒有放棄努力,反而憑借自己的實力開發出新的產品,從而晉升為部門負責人。
然而,在他的部門里,有一位長期在底層工作的老員工,對他年紀輕輕就迅速升遷感到不服氣,于是常常與他作對。
稻盛和夫曾多次勸告他要認真工作,但他不僅不聽,還煽動其他人一起消極怠工。
最后,稻盛和夫忍無可忍,不得不辭退了他。
但是,這位老員工卻借此機會向工會投訴,指責稻盛和夫傲慢自大,欺壓基層員工。
甚至還花錢雇了10個混混,趁稻盛和夫獨自一人的時候,對他進行攻擊,把他打的鼻青臉腫。
魯迅曾表示,有些人看不得別人過上好日子,他們自己若無法擁有,就會對擁有的人產生嫉妒和恨意。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人,他們既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足,也不能接受別人比他們過得更好。
他們可能會通過造謠、詆毀甚至惡意攻擊來破壞別人的聲譽和形象。
比如說,你辛勤工作終于得到了提升,但還是有人覺得你是用了不光彩的手段。
你憑借自己的能力過上了高品質生活,但仍然有人指責你的一切都是啃老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