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子女多的家庭來說,除了經濟上負擔得重,更多的「家庭不和」,是父母是否能對多個子女,一碗水端平;
人往往是到老了,腿腳不利索了,感到孤單無助了,才會明白:
哪個子女最值得自己愛,誰才是最孝順的;
偏偏現實生活中,不少家庭,都在上演著親情破裂、子女不被父母愛的慘劇;
被偏愛的子女,總是有恃無恐,就算已經成家立業,也依然可以享受到父母過多的疼愛;
而那個在角落里,默默承擔和付出的孩子,多半沒有被父母注意到,還在經受著心靈的折磨。
其實,哪怕你兒女再多,真正到你老了、病了,能孝順你,擔起家庭風雨的,只有這一個,別疼錯了。
看過電視劇《人世間》的人,大多被那些,在時代的變遷和動蕩中,家人之間守望相助的親情故事所打動;
劇中,能為周家父母爭面子、有出息的,是周家的大兒子周秉義,和二女兒周蓉;
兩人都畢業于名校,他們的一生總體來說,可以說是風光無限,雖有苦難卻也令普通人羨慕;
唯獨小兒子周秉昆,性格憨厚,有仁義之心;
他謀生的本事,是做個普通的工人、開個小面食店;
當父母遇到事的時候,大家發現,只有秉昆能為父母撐起一方天空,盡心盡力地忙前跑后,維持著家庭的完整和安穩。
因此,看過劇的很多人,紛紛落淚感嘆:
那個平凡,甚至愚笨的孩子,是來報父母恩的;
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那些登上了人生高峰的孩子,往往在躍躍欲試,要振翅高飛;
他們注定不會留在父母身邊的;
因為有的定居在了國外,有的留在了大城市;
他們不能經常陪伴父母左右,也無法在父母生病時,送上及時的照顧和關切的話語;
唯有那個平凡普通的,頭腦沒那麼聰明,卻心懷感恩的憨厚孩子,會鞍前馬后地照顧父母,回報他們的養育之恩。
最近,我重溫了一部20年前的火爆韓劇——《看了又看》;
劇中,女主銀珠,是家里的老二;
像現實中,多數家庭中的「老二」一樣,銀珠成了母親嘴里「多余」的存在;
因為銀珠上面,有個姐姐金珠,下面還有個弟弟明源;
銀珠處在夾縫中,受了無盡的委屈和忽視;
她剛出生后不到一年,母親借口身體不好,就把她送到了鄉下的奶奶家;
直到6歲,才把銀珠接回身邊;
因為家里窮,無法滿足三個孩子的教育開銷;
可憐的銀珠,只能被迫放棄自己熱愛的繪畫,轉而去學了護士專業;
而備受父母寵愛的姐姐,卻可以讓家里出錢,供她讀研究生;
銀珠的心酸和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而她為家庭的這份犧牲,卻并沒有換回來,母親的憐惜和愧疚;
反而是銀珠工作后賺的錢,多數用來了貼補家里;
但幸運的是,善良堅強的銀珠,恰恰比姐姐和弟弟,更懂得維系著家人的幸福;
當父母爭吵后,父親離家出走時,是銀珠把父親找回的,還不忘用體己話鼓勵和安慰父親;
當母親為了姐姐的婚事,煩惱上火時,是銀珠寬慰了母親,主動承擔了很多家務活;
她甚至還關心弟弟在學校的工作,分擔弟弟的工作壓力;
也會適當照顧姐姐的學業和身體,給她零花錢;
可以說,一個不曾被愛溫暖過的孩子,卻給了家人最深重、最無私的愛;
她這樣做,是因為缺愛,渴望獲得家人的疼愛和認可;
相信很多老人,也會在晚年到來時發現,那個曾被自己無視、怠慢的子女,正是最孝順懂事的。
其實,無論家里有幾個子女,作為父母,都應該學會一碗水端平;
在夸贊那個事業有成、學業出眾的孩子時,也請低頭關愛下,那個躲在一邊,為家庭做奉獻、不求回報的孩子;
如此,你才會擁有子女帶給自己的快樂和幸福,一家人和睦安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