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簡簡單單一句話,便將世間人、世間事看得透徹。
生而為人,每個人身上都會有數不清的壓力和疲憊,但我們也不能讓心情生病,不要讓生活徒添不必要的煩惱,懂得擺正好自己的心態,善待自己,用心生活,人生才會越走越順。
有句話說,是非求之于心,毀譽聽之于人,得失憑之于天。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得到又不斷失去的過程,太執著于擁有的一切,就會被得失之心所累,到最后反而容易失去更多。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感悟頗深。有一個國王夜里做了一個夢,在夢里,有位神仙告訴他一句話,并稱只要記住這句話,就能輕易得到一輩子的幸福。
可醒來后,國王絞盡腦汁也想不起那句話,好不容易得到一輩子幸福的方法,眼下卻又消失不見。這件事讓國王很是介懷,于是他給大臣們下了一道命令,讓每個大臣必須盡全力把這個方法找尋回來。
尋尋覓覓三個月,依然沒有任何一點消息,國王也變得惆悵無比,痛苦不堪。就在這時,一名告老還鄉的老臣求見國王,他說自己獲知了那句話的內容,并且把畫刻在了一枚戒指上。國王一看,戒指上赫然刻著一切都會過去這幾個字。
國王想起這正是夢中人所說的那句話,頓時領悟自己追尋得到幸福妙方的時候,恰恰失去了許多幸福的時光。
不為人生的得失而焦慮不安,坦然對待得失,才能發現生活中的幸福。
人生在世,不要太在意得與失。一個人若被得失心束縛太久,內心的壓力只會越壓越沉,那麼他眼中的生活定然是不美好的景象。
實際上,世間所有的得失,皆是命中早已設定好的安排,無論得到還是失去,到頭來不過都是過眼云煙。
得意時不必狂喜,失意時不必悲傷。凡事保持平常心,得失隨緣,才能收獲另一番風景,體會生活中的美好。
在知乎上,曾經有人提出過一個問題,人這一生最難的是什麼?其中高贊回答說,人最難做到的就是心無掛礙,不被煩惱所擾,心深以為然。
心復雜了,煩惱便會重生。煩惱多了,心就難免浮躁不安,心中的枷鎖過于沉重,人也就難以無畏前行。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在鏡花園中描述過一個十分可笑的故事。
相傳有一個叫伯利國的國家,里面的國民一生都很害怕睡覺,因為他們總是在焦慮自己,睡著了以后就再也無法醒過來。
于是,這個國家里的人總是一副閉目緩步、昏昏欲睡的狀態。由于日夜愁眠,長期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不少人還等不到成年,便郁郁而終。
人生路漫漫,事事難預料,若總為生活未雨綢繆,生活在擔驚受怕中,那麼我們永遠都會被顧慮所束縛。想起楊絳先生曾告誡過一名深陷困惑中的年輕讀者,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不多而想的太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