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職場原創,就看職有鋒哥。
前段時間帶著孩子去看了電影《封神第一部》,說真的,看之前并沒有多大的期待,畢竟這些年看過不少大型神話片,有多期待,就有多失望。而這一次,不抱有太大期望來看這部電影,卻發現有不少驚喜,作為一部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在很多情節上,讓人倍感意外,又合乎情理,實屬難得。
今天我想從職場的角度,來談一談這部電影,談一下三個人物是如何成長和上位的。
這部電影中的霸道總裁,當然就是紂王殷壽,按照電影的設定,他原本沒有即位的希望,排在他前面的是大王子,如果殷朝是一個集團公司,那麼殷壽就是董事兼業務總經理,長年累月在外負責搞業務,雖然他業務能力極為出色,可就是沒有當總裁的命。
身處高位,離大位僅一步之遙,殷壽沒有野心和欲望嗎?他當然有,不過在父親和大哥面前,他表現得極為恭順,沒有流露出一絲的野心,直到狐妖的出現。
在我看來,不是狐妖蠱惑了殷壽,而是殷壽利用了狐妖,釋放了自己的野心。
但僅有野心是不夠的,還要有實現野心的實力。
在這方面,殷壽做了很充足的準備,他掌握了全公司最精銳的業務骨干。這些業務骨干是他親手培養出來的,他們情同父子,他們只服從他的命令。最關鍵的,這些骨干業務員的背后,是一個又一個的分公司,控制了他們,就相當于控制了所有的分公司。
當然,要逆襲還要清除障礙,腹黑的殷壽利用狐妖附身大王子,也就是公司副董事長,利用大王子殺掉了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再讓業務骨干趁機殺掉忤逆的大王子,順理成章成為了大殷公司的董事長。
這也是這部電影情節設置最出彩的地方,不像以往的版本,一味地將問題歸結于狐妖,認為是狐妖蠱惑了殷壽,才促使殷壽做出人神共憤的事。如果殷壽沒有野心,或者不想做,狐妖的蠱惑是起不到作用的,這個情節的設置,讓殷壽的形象一下子就立體多了,也顯得有血有肉。
看這部電影的人,都會把關注點放到紂王、殷郊、姬發、姜子牙等人上面,其實還有一個人,他躲在暗處,很不顯眼,從一個業務骨干,經過一步步的鉆營,差一點成為大殷新任董事長,他就是新北伯侯崇應彪。
崇應彪是一個目標感極強的人,他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殷壽讓他殺掉自己父親時,他沒有絲毫猶豫,為的就是得到殷壽的信任,順利繼承北伯侯的權位。這是他野心的第一步。
他之所以與姬發不對付,就在于殷壽偏愛姬發,加上姬發與殷郊(大殷公司未來繼承人)的關系特別好,他們就成為崇應彪上位的障礙,所以崇應彪總喜歡跟姬發對著干,為的就是讓所有人,尤其是殷壽看到,自己才是最厲害的業務骨干,可是誰也不甩他。
他通過殺死自己的父親,抓住姬發的問題,以及在關鍵時刻砍下殷郊的人頭,來向殷壽表忠心,以期得到殷壽的重用。
隨著姬發的醒悟,殷郊的失寵,崇應彪從默默無聞,一舉成為了殷壽的爪牙,得到了他的重用,實現了自己的第二步野心。
可是崇應彪只忠于殷壽嗎?不,他雖然才能不如姬發,但他是整部電影中,野心不低于殷壽的人,在殷壽掉下城死去的時候,崇應彪對著所有人大喊:大王已死,現在都聽我北伯侯的。
由此,他的野心畢露無遺,原來他不屑于成為一方諸侯,而是要取殷而代之,任何人都只是他上位的工具而已。只不過,一個有才無德的人,注定是走不遠的。
這部電影最出色的地方,就是對人物的塑造,殷壽、殷郊、崇應彪、以及逗逼的姜子牙、可愛的哪吒......每一個角色都栩栩如生,尤其是對姬發的塑造上,更細致描繪了一個人在職場發展的歷程。
剛開始的姬發,就是一個職場小白,如一張白紙一般,殷壽讓他干嘛,他就干嘛,從不想對與錯,就算有人跟他說殷壽的壞話,他也不相信,一門心思要做殷壽的門徒。
直到殷壽要讓他殺掉自己的父親,他遇到了職場的第一個挫折,顛覆了他對倫理和忠誠的認知,從這之后他開始有了自主意識,開始對眼前的一切產生了懷疑,直到自己的好朋友殷郊,被殷壽派人追殺,他才意識到,自己過往的認知是片面的,自己太傻了,被人利用了都不知道。
從他放了自己的父親,救了自己的好朋友開始,他覺醒了,從而實現了蛻變,他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斷,也有了明確的人生方向,他不惜與殷壽作對,不惜丟掉自己的前程,也要堅定走自己想要的路。
在電影最后,姬發騎著馬,迎著夕陽,奔向西岐,從質子到歸來,也是從稚嫩到成熟的過程,歸來的他,內心已經變得堅韌,信念已經足夠堅定,他儼然已成為一個歷史選定的領袖。
更多職場原創,關注職有鋒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