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道法自然...
點上方綠標收聽主播誦讀美文
《道德經》有言:「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比我們厲害的人,他們有的做事周全;有的豁達通透;有的為人低調。
有人說,「成功的人要麼是運氣好,要麼是足夠努力。」
誠然,這兩點都很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他們具有非同尋常的智慧。
他們不張揚、不解釋、不著急,從容的走在人生路上。因為有智慧,所以有底氣,因為有底氣,所以更優秀。
不張揚,是一種修養
《菜根譚》有言:「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
聰明的人善于隱藏自己,用謙虛的態度來收斂自己的才干,這才是真正安身立命的法寶。
三國時期曹操之子北海王曹袞,就是一位不招搖、懂藏鋒的人。
曹袞少年時期晉升爵位后。
眾官員都來向他祝賀,曹袞說:「我自幼長在深宮,不知農夫種莊稼的艱難,并且我身上還有很多的過失,感謝各位慶賀我的喜慶,希望你們今后能輔助我來彌補缺陷。」眾人聽后無不贊賞。
之后由于曹袞勤勉理政,在他的治理之下政績突出,深受百姓的喜愛。
他的手下便主張大肆宣揚,想讓主上知道他的政績從而邀功。
曹袞知道后說:「不可以,這樣只會讓他人眼紅,讓主上猜忌。再說讓百姓安居樂業本就是我應該做的。」
此后曹袞因為低調沒有引起新上位的曹丕的懷疑,曹袞得以善終。
正所謂,「滿招損,謙受益。」,因為曹袞的低調才得以保全了他自己。
一個謙虛不張揚的人,可能不會讓人過分的關注他,記住他,卻會讓他在危險還沒有走近時就察覺,避免陷入困境。
生活中謙遜的性格也許不會帶來快速的發展,但是能讓一個人擁有避險的能力,這又何嘗不是脫險的智慧呢?
低調是一種風度,一份修養。
正如成熟的麥穗都是彎腰的姿態,真正厲害的人,都是低調不張揚的。
不解釋,是一種強大
《史記》中有言:「夫有高世之功者,負遺俗之累;有獨智之慮者,任驁民之怨。」
想要有非凡作為的人,一定會遇到落后勢力的反對;具有遠見卓識的智者,也會遇到無知者的埋怨。
很多時候,少數人堅持的往往是真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