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一個人真正的富有,從扔掉這三樣東西開始
2023/11/04

學者吳軍說過:「要做到高效率、可疊加式的進步,關鍵是做減法,懂得放棄。」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同樣追求進步的兩個人,往往會有不同的結果。

有的人欲望多、執念深,看似努力,實則成果寥寥;

有的人做減法、肯放棄,看似緩慢,實則成績斐然。

為了「快速」進步,我們汲汲營營,忙忙碌碌,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做,最后卻一次次碰壁。

真正進步快的人,從不加多余的累贅,他們明白「扔」才是進步最快的方式。

01

扔掉瞎忙碌,保持專注

現代社會,「忙」早已成為生活主旋律,看著熱鬧,其中卻不乏像驢拉磨一樣的人。

他們自認為在不斷向前,其實只是原地轉圈,白忙一場。

楊天真在《通透》一書中提到她的一位前同事,每天不但工作日程排得滿滿當當,還總喜歡找事做。

有時,周末也經常主動到公司加班,但他總是得不到晉升。

後來發現,他只是看起來很忙,但都忙在了「膚淺工作」上:

原本一個下午就能完成的報告,因為中途被閑事打斷,硬生生要拖到晚上加班;

客戶對提交的策劃案不滿意,他沒有選擇跟客戶好好溝通,了解真實需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東一下,西一下,工作思路不清晰,中間好像為解決問題做了很多事,但大部分都是無用功。

打電話、回郵件、整理資料等,這些都屬于浮于表面,不用太多思考的工作。

人們會誤以為它們很有價值,其實它們可替代性很強,根本無法形成競爭壁壘。

更可怕的是,它會令我們無法專注,而專注恰好是牛人和普通人能力差異所在。

為此,許多名人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

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從不上網,連郵件都基本不收,醉心于她的詩藝;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彼得·希格斯,家中沒有電腦、電視和手機,最多的就是物理學書籍;

西班牙設計師阿蘭達常年居住在一個僅有三萬人的幽靜小鎮,不使用手機,從而設計出一座座美妙的建筑。

法國作家拉羅什富科說過:「整天只知道為瑣碎的小事忙碌的人,必然成不了大器。」

如今眼花繚亂的碎片化信息,無時無刻不在打亂人們的工作節奏,蠶食人們的專注力,使人陷入瞎忙的漩渦。

可人的精力有限,無意義的瞎忙,只能干耗心力,讓人心逐漸麻木。

與其如此,不如屏蔽雜事、學會專注,把精力放在有價值的事情上。

專注工作,人生才能更上一層樓。

02

扔掉走捷徑,能夠深耕

生活中,有些人做事情總喜歡走捷徑、求快速,到頭來卻發現,越是走捷徑,越是容易走進死胡同,離成功也就越來越遠。

知名大V和菜頭分享過一段「走捷徑」的經歷:

2012年,他開始創業,當時移動互聯網剛起步,在討論公司產品時,他跟合伙人一致決定做一款APP,但對于APP市場定位、客戶受眾等等都沒有好好考慮。

因為他們只想著賺快錢,想迅速開發出一個APP,然后早日拿到融資。

于是,他研究了各大熱門應用,最后選擇了漲粉最快的壁紙類APP,最初他獲得了上百萬用戶,但他能想到的,別人也能想到。

沒多久,他的APP就淹沒在競品之中,既沒掙到錢,又浪費了本可以用來成長的時間。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當兒女不尊重你不理你時,不要憤怒,不要講道理,請這樣做!
2024/11/04
加繆《局外人》:世界的荒誕遠超乎你的想象,我們都是生活中的局外人
2024/02/16
盧梭《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中最經典的10句話,讀完你就清醒了
2024/02/16
當你覺得心累的時候,就讀一讀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2024/02/16
毛姆:有趣的靈魂只能獨行,無趣的靈魂最易合群
2024/02/16
為什麼富不過三代?解讀三句古訓,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2024/02/16
曾國藩告訴你,以下4個天意,會幫你改命
2024/02/16
人品很差的人,喜歡做以下幾件事,讓人防不勝防
2024/02/16
風雨人生路,要學會自己撐傘。酸甜苦辣的滋味,自己嘗試
2024/02/16
讓自己活得漂亮的20個小習慣
2024/01/12
財運旺起來,就做6件事
2024/01/12
同事月度銷冠,老闆卻扣工資逼她辭職,事后又花5萬買她的手機號
2024/01/12
暖心小漫畫
2024/01/12
知乎高贊:15條簡潔有效的人生建議
2024/01/12
《朗讀者》金句3
2024/01/12
老闆向員工借10萬發工資,承諾月底多還2萬,次月看到工資傻了眼
2024/01/11
氣運變好的7個關鍵
2024/01/11
同事結婚給50多位員工發請柬,竟沒一人參加,隔天他就辭職了
2024/01/11
女生旺自己最簡單的方法:養磁場
2024/01/11
《朗讀者》金句2
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