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每天醒來,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麼,工作已經塵埃落定,有干不完的活,卻絲毫沒有什麼動力。好像去做點工作以外的事情,卻發現,宅在家,或許是更好的選擇。每天按部就班,每天忙忙碌碌,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麼,那種「活在半空中」的感覺,實在令人無所適從。其實,在很多人看來,這無疑是一種「矯情」。就像當你嫌棄鞋子不漂亮時,還有的人,已經失去了腳。所以,當你不知道自己想干什麼的時候,不妨去這幾個地方看看吧,或許,你的看法會有很大的改變。
01去看看工廠的流水線。整齊的廠房、轟鳴的機器,往來穿梭的工人,或站著或坐著的操作台前的工人,他們屏氣凝神,跟隨著機器的節奏,調整著自己的節奏。也許,當你踏入廠房的第一步,就有想要逃離的沖動,而那些習慣在流水線工作的人,他們似乎對外界的嘈雜已經置若罔聞,他們的臉上,看不出悲歡還是憂愁,只是冷靜地做著手頭的工作。沒有誰的人生不辛苦,沒有誰的工作不心酸。
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也在看著你。對于很多口口聲聲說酷愛「自由」的人而言,他們根本無法想象這種「被捆綁」的人生,有些是白班晚班兩班倒,有些是早中晚三班倒,這種艱辛與疲憊,有多少人能扛得住呢?如果對工作失去了熱愛,工作環境再好,也覺得是牢籠。而對于失業很久,或者長期靠打零工為生的人來說,能夠進入工廠,基本工資就能維持全家基本開支時,再苦再累,他都會咬牙堅持。
02去看看大山深處的農家。很多人厭倦了自己的生活,總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為了不與別人雷同,很多人會「另辟蹊徑」,去大眾并不愿意去往的地方,比如一些小眾景點,或者還未開發的旅游線路。很多人跡罕至的地方,就在我們附近不遠。陶淵明曾在《桃花源記》中描述了一個「世外桃源」的存在,其實,在很多村落,只要你「沿溪行」,溯水而上,總會有不一樣的發現。隨著道路由水泥路變成機耕路,越來越窄,道路兩旁的樹木越來越茂密,雜草越來越多,人煙越來越稀少,心情也會由歡快變得復雜起來。
越是往里走,心情越是難以描摹:既希望遠處有人家,那會是旅行中意外的驚喜;而真正看到了半山腰上的人家,那樣孤零零的一棟房子,就不免擔心起來,那里的住戶是如何生存的。雖然,那并不是自己的故鄉,但仍然會有一種「近鄉情更怯」之感。以至于,越是靠近這些人家,越是五味雜陳:有的房子已經破舊不堪了,有的房子建得很漂亮,但大門緊鎖,已經好久沒有人住了。偶爾能看到的人影,多半是老人家,帶著小孩子,他們用好奇的眼神望著遠方來的人,也或者,只有在狗的狂叫聲中,才會顫顫巍巍地走出一個人來,驚詫地看著訪客。
當然,還有的人,仿佛周圍的一切都與他們無關,繼續心無旁騖地干著自己的活。現實的「世外桃源」,無處不寫著荒蕪和凋敝,讓人產生出一種強烈的「往外走」的沖動。
03去看看凌晨的急診室。有句話說「那些沒有在暗夜里哭泣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想干什麼的時候,也許是沒有經歷過人生的大起大落,還不明白「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還不懂得何為「珍惜」。當父母逐漸老去,我們根本無法想象,原本我們以為只有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情節,會發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老年人突發的心梗、腦梗,也許就在凌晨,就在人們熟睡之中,呼叫救護車和等待救援的過程中,你會有一種想要緊緊抓住時間的感覺。什麼叫「與死神賽跑」、「與病魔做斗爭」,當你親自去守護一位親人,推著他在各種檢查室門口排隊的時候,等著醫生開口描述病情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原來,好好活著就是一種巨大的幸福啊!哪怕你去那里當一個冷靜的旁觀者,看看這些人,為著病人求得一線生機,那種焦急、無助、絕望,也不禁會悲從中來。
那些在生與死的邊緣走過一回的人,人生將不再迷茫。
04結束語:每個人都會有不同層次的職業倦怠感,生活的重壓之下,有太多疲憊和不堪。給自己放一天假,去看看別人的生活,看看遠方的風景,很多東西,當你無形中將自己與別人放在一起比較的時候,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的生活并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那麼,何必想那麼多呢?扎扎實實把手頭上的工作干好了,明天也就不會差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