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有句話說:「人生錯綜復雜。每個人都必須走自己的路。生活中沒有自助手冊,沒有公式,沒有現成的答案。某個人的正確之路,對另一個人卻可能是錯誤的。」
這句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我們不應該復制別人走過的路,而是選擇自己想要走的那條路,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然而有時候,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往往沒有那麼輕而易舉,它不僅需要我們有勇氣,而且還要有能力做陪伴,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這里所說的有勇氣,可能是需要我們有勇氣去面對來自于親人、朋友的質疑,來自于他們的不支持,甚至是來自于社會的看法。
01
之前看過一本書叫《月亮與六便士》,書中的主人公正是集齊了勇氣與能力。原本的他是一家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家庭幸福和美,有著一兒一女。
生活環境舒適。
擁有這樣的家庭,事業,如果是換作大家應該都會覺得很幸福很快樂,能夠安安穩穩地過好一生。
但是,書中的主人公并沒有像大家一樣,而是有勇氣去追求心中的月亮——一個人獨自去「流浪」,去巴黎追求自己的理想——學習繪畫。
但是在那之前,他的繪畫基礎并不是那麼的好,而他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成功。
但是對于不可預知的未來,他并沒有感到害怕,而是鼓著一腔熱血去到了巴黎,在那里的生活過得并不是那麼的舒服、住在小小的房間里,每餐都吃面包。
但是他能夠沒有一絲猶豫地放棄原本幸福的家庭,舒適的環境去過這種糟心的生活。這就是屬于他的勇氣。
他具備的不僅僅是對未來是否成功的勇氣,還有面對來自于家庭和社會議論紛紛的勇氣。
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他經歷過很多挫折,雖然畫了很多畫,但是并沒有人買他的畫。
都說只要自己努力、勇敢地為自己的理想付出,不斷地堅持,那麼肯定會成功的。
後來的他來到了塔希提島,在那里和一位土著女人同居了,不久后他染上了麻風病,在養病的過程中,在那個屋子里,他創作出了一幅又一幅讓人驚艷的作品。
因為想要過自己的生活,哪怕過程很糟心,但是他從來沒有后悔過,他從來沒有抱怨過自己的命運,他從來沒有失去勇氣,直到最后,他的腦子也保持清醒,不受干擾。
最后他因為自己的勇氣和能力過上了自己想要畫畫的生活。
02
我們身邊有很多人都想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人與人之間是會有差距的,而且這個差距也變得越來越大,為什麼呢?
對于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一個問題,有的人只是口頭上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卻無法在行動上表現出來。
而有的人,憑借自己的勇氣和能力在千軍萬馬的獨木橋上走出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
來到頭條后,我也認識了很多玩自媒體的人,也關注了很多優秀的人。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是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自由職業。也實現了讀書變現,寫作變現的目標。
那麼他們的行動,不僅僅有著一腔熱血的勇氣,還有著不可或缺的能力,寫作能力,運營能力等等。
我所知道的通過自己的能力過上想要的生活的人中,他們都是有堅持的心,有學習的能力,因為有的人一開始并不都是寫作能力很厲害的,都是經過時間的積累,通過自己的沉淀與學習而來的。
我從他們身上發現了幾點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要保持閱讀、學習的習慣。 要堅持日更,保持賬號活躍度,堅持下去,流量也會多點。 要學會分析數據,做好總結復盤工作。分析自己閱讀量高的作品和閱讀量低的作品,找出原因。 保持平常心,堅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廢。
所以說,在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不僅需要的是想去干的勇氣,還需要我們具備那一方面的能力。
我們想要過怎麼的一生,過怎樣的生活,就要我們為之付出努力,我們要相信相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