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在這世上,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憂喜參半的,幾乎每個人都有過一段十分煎熬的日子,即便是圣人王陽明也不能免俗。【微信公號:國學生活】
當年王陽明謫居龍場,他發現這是個瘴氣彌漫,民風野蠻愚昧的地方,他只能在山洞安身,靠野菜充饑。
如此不利的處境的確也讓王陽明心中不是滋味,但是他沒有消沉。而是用樂觀的心態面對這次遭遇。
王陽明通過保持快樂的方式對抗瘴氣,并且親手為自己設計搭建了「何陋軒」
和「玩易窩」。
龍場沒有變成一個消沉之地,到成了王陽明靜心開悟,立地成圣的圣地。
人生的智慧大體如此,讓我們感到最絕望的時候,也正是磨煉自己的大好時機。
在事上磨練,要以修心為重
王陽明也曾說過:「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人只有在逆境的磨煉中才能有所成就,這就是在事上磨練的含義。
它要求我們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統籌自身的經驗和知識超越自我,而不是讀死書。
真學問,我們可以稱其為「學道」,即「坐而論道,起而行之」,這就是王陽明提倡的「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心學」,時常被我們誤解為是一種空想主義,其實并非如此。
比如王陽明曾經一度告誡自己的弟子:「別懸空虛想,要在事上磨練」。
在事上磨練,簡單來說,就是要將自己的所學付諸實踐,在復雜的實際體驗中磨煉自己的意志,以達到動靜皆定的層次。
這種修行會使人沉著冷靜,臨危不懼,最終進入「不動心」境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