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太上感應篇》中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人這一生,禍福成敗,全在自己。
懶惰或勤快,傲慢或謙卑,抱怨或和睦,積攢福氣或招惹禍端,都是自己的所作所為導致的。
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遇事懂得反省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智慧。
人敗不離懶
曾國藩有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懶惰,是毀掉一個人的開始,是一個人求而不得、一事無成的根本原因。
更有甚者,會因懶惰威脅到性命。
古時,有一位將軍戰功赫赫,凱旋而歸。
慶功宴上受到了眾人的贊揚,有人奉承的說道:「將軍,您如此厲害,有您在,肯定無人敢來進犯。
」
聽了此話,將軍很是開心,自此之后,便不再刻苦練功,甚至過上了花天酒地的生活。
將軍愛睡懶覺,便命人不要再吹起床號;雞鳴報曉,他便讓人將報曉的雞處死。
日子一天天過去,將軍的身體每況愈下。
以前他能手舉大鼎,如今卻連塊大石頭都無法舉起;過去騎馬射箭不在話下,現在連弓箭都難以拉開。
感到譏諷的是,有人還送了他一塊匾額,上面寫道:「天下第一英雄。」
後來,敵國進犯,將軍只能逞強應戰,結果吃了敗仗,自己也戰死沙場了。
人,之所以會失敗,就是因為懶惰,追求安逸,不思進取,從而停滯不前。
失去自己本該美好的生活,卻一直羨慕著別人的擁有,回首過往,定會為自己的無能感到深深的自責。
要知道:懶惰安逸,絕不是人生的福祉,唯有與勤勞相伴,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
正如《易經》中講:「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勤勞,是處世的大智慧,是立身之本。
一個人的勤勞中,藏著無限的可能,只要砥礪奮進,慎終如始,你想要的上天都會給你。
做人不偷懶,做事肯付出,無論何時,勤勞都會是自己永恒不滅的靠山。
事敗不離傲
《道德經》中講:「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水低為海,人低為王,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低調謙卑,與人和睦相處。
但生活中,總有人反其道而行之,為人處世桀驁不馴。
殊不知:兵義無敵,驕者先滅。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