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一代奇士
♡
李泌(bì),中唐史上最突出的人物,沒有之一。
他歷經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又力保順宗登基。
「安史之亂」后,是李泌力挽狂瀾,救大唐于水火,又與外甥張志和制策,大膽啟用「回紇」兵,郭子儀才得以復長安。
順便說一下,張志和就是寫出「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那位,同樣也是一位奇人,25歲就官至左金吾衛大將軍,封金紫光祿大夫,享正三品。
要知道,宰相也不過是三品官員。
但是,26歲時張志和卻突然致仕,攜漁童、樵青漫游五湖,自謂「煙波釣徒」,不問世事,這一點和他的舅舅李泌很像。
在雷佳音領銜的《長安十二時辰》中,靖安司小道士長源(易烊千璽飾)便是李泌的原型,長源為李泌的字。
在這部劇里,很多人物在歷史上都有其人,如後來與李泌作對的元載(宰相),以及不良人張小敬,傳馬嵬驛殺死楊國忠的勇士,便是張小敬。
在唐代,做官未必能名揚天下,除非你能做到五品以上,但如果你藏書足夠多,那就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名士,這是最低調的「炫富」。
李泌便是藏書大家,充棟盈車,所以有「書城」之號。
他七歲能文,有「神童」之譽,擅「周易」,崇「老莊」,與白居易有知遇之恩的大詩人顧況,便是李泌的門生。
最重要的是,李泌不喜功名,玄宗朝得李隆基賞識,后遭李林甫排擠,遂子自請出朝隱居嵩山問道。
當時的燕國公張說、宰相張九齡皆極欣賞李泌,稱其為「小友」。
即便是肅宗朝,李泌獨掌大權,「白衣卿相」與皇帝伴駕時,亦是幾度請辭,一心悟道。
某種程度上來說,李泌雖為宰相,卻有「國師」之名,可卜朝運,同時又擅軍政,在李唐出現危機時,屢屢匡扶社稷。
就連嘴一向很刁的司馬光也說:泌雖詭誕好談神仙,然其知略實有過人者。至于佐肅、代復兩京,不受相位而去,代宗、順宗之在東宮,皆賴泌得安,此其大節可重者也。
所以就功業而言,李泌確為一代奇人,時無人出其左右。
我們也總是講,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和他的思想高度息息相關,所以今天我們讀李泌的詩。待解析完以后,或許你對人的一生將會有一個全新的審視。
02 | 品讀經典
◆
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
不然絕粒升天衢,不然鳴珂游帝都。
焉能不貴復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氣志是良圖。
請君看取百年事,業就扁舟泛五湖。
出自李泌的《長歌行》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李泌曾多次直言「我要當宰相」,現實中的李泌也確有這樣的志向。
他潛心悟道,又志在功名,聽起來似乎有點矛盾,但讀完他這首詩,或許你就明白了。
詩文大意可解為:
人生于天地間,上有蒼穹,下有厚土,天地養育了我們,到底是無意還是有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