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18年,一支來自蒙古國的商隊在訛答剌被當地領主手下劫掠,商隊成員悉數被殺。此舉引起了成吉思汗的強烈不滿,他當即派出一名使者前往花剌子模,要求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懲罰犯下殺人罪行的官員,并歸還被當地軍隊扣押的蒙古商隊貨物,然而摩訶末并沒有理會蒙古使者的要求,反而將蒙古國使者的人頭斬落,以此來向成吉思汗示威。
摩訶末的不理智行徑惹惱得了成吉思汗,此舉也掀開了蒙古西征的序幕,在這場歷時數代人的龐大遠征中,涌現了無數值得載入世界軍事史上的經典戰役,其中賽約河之戰更是意義非凡,這場戰役不僅是歐洲重騎兵和蒙古騎兵的第一次交鋒,更是兩種軍事理念的相互碰撞。
公元1240年,成吉思汗第三子,時任蒙古大汗窩闊台命令全軍開拔,僅留下三萬人鎮守后方大本營,全軍共十二萬人兵分三路向匈牙利進軍。蒙古軍不投降就屠城的殘暴政策嚴重打擊了東歐人抵抗外敵的信念,大軍所到之處,東歐各城望風而降。
同時封建制度的局限性也導致君主無法組織起統一有效地反抗,封建主們陷入到各自為戰的尷尬局面中。公元1241年2月,蒙古軍在統帥拔都的指揮下擊破波蘭主力,攻下了波蘭首都克拉克夫,同年三月,蒙古鐵騎向波蘭藩屬國西里西亞發起了全面進攻,數萬鐵騎乘坐木筏強渡奧得河,僅用時三日就攻破西里西亞首都弗洛斯拉夫的城墻,
西里西亞國王亨利二世倉皇出逃,率領殘部退守勒格尼茲一帶。1241年4月初,亨利二世率領殘部與蒙古軍隊展開決戰,最終被蒙古軍隊俘斬。獲得勝利的蒙古軍隊勢如破竹,開赴至匈牙利平原,匈牙利王國岌岌可危。
公元1241年4月,蒙古大軍統帥拔都、先鋒官速不台率領的三路蒙古軍隊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對面列陣,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也開始組織起城內的士兵和抵抗力量,雙方戰事一觸即發。
此時的布達佩斯,雖然面臨著蒙古鐵騎蹂躪的威脅,但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卻對蒙古人的前來不以為然。他認為寬闊的多瑙河足以抵御蒙古騎兵的鐵蹄,將他們拒之門外。同時貝拉四世不斷向駐扎在布達佩斯一帶的封建主們發出信函,
告知他們蒙古鐵騎的殘暴和戰爭的必要性,命令他們率領部隊火速增援,除了尋求外援外,貝拉四世集結了城中的精壯百姓和守軍,組成了一支人數達到十萬人的守城部隊,貝拉四世將城中守軍分成十幾個小型兵團,針對布達佩斯周圍地形的特點布防,并組織城中士兵民夫對城墻進行全方位的修繕。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