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聰明人,懂得「趨利避害」,即便遇到棘手的事情,也能巧妙地躲開或者化解,讓自己全身而退。
我是舅爺爺是一個聰明的商人,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在縣城開飯館,賺了不少錢。但是他的人生路,卻不是那麼平坦。舅爺爺還小的時候,就被人領養了,後來因為舅爺爺常常生病,被退回來了。因為家里兄妹多,舅爺爺國中沒有畢業就輟學了,和大人到工地賣苦力。因為年紀還小,舅爺爺總是受欺負,工錢也比別人少一半。
上個星期六,拜訪了舅爺爺,他說了自己的一些人生故事,讓我領悟了不少道理。總結起來就是:真正的聰明人,從不做以下四件事,避免惹是生非。
《菜根譚》里寫到: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這句話是意思就是,在小路上走,要留一步給別人通行;美味的食物,要留三分給別人品嘗。這是一個人處世的好方法。
舅爺爺說,一個人得罪誰,都不能得罪小人,而且要學會「讓著小人」。
因為得罪了小人,就會麻煩不斷,別人會想方設法來破壞你的人生發展,干擾你的心情。如果你給小人一條路,那麼小人就會慢慢走遠,而不是停留在你身邊,總是糾纏你不放。
「得饒人處且饒人」,小人壞事做多了,總是會被抓到把柄,但是你要「見好就收」。舅爺爺剛剛開飯館的時候,有一個在街頭混的二流子,常常來混吃混喝,也不給錢。舅爺爺沒有管他要錢,只是把所有的賬目都記錄好了。後來,這個二流子在家人的幫助下,開了一家服裝店,也算是改邪歸正。但是很多人見狀,就去服裝店討要以前二流子欠的債務,讓他無法安心做生意,把關系鬧得很僵。也有人慫恿舅爺爺去服裝店要以前的飯錢,結果被舅爺爺拒絕了。舅爺爺說,「別看他現在是做正事,也許服裝店開不下去了,還是回到二流子的狀態,何必為自己留下隱患。」果不其然,二流子的店鋪因為恃強凌弱的經營模式,導致混不下去了,關門了,很多和他結怨的人,遭受了各種糾纏。直到二流子結婚了,去了廣東打工,這條街才回歸到「和諧」狀態。
小人,一般就是小錯不斷,大錯不犯,讓人防不勝防,還是別得罪為好。如果小人升級為罪犯,那就應該極力打擊。人是社會的夾縫中求生存,總要學會忍的本領,遇到小人,要分情況來對待。
舅爺爺開飯館有錢了,也就交往了很多有錢人。都說,男人有錢就變壞,和舅爺爺一起的人之中,也有好幾個人有了婚外的愛情,有的還失婚了。但是舅爺爺堅決反對這樣的行為。
要知道,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如果夫妻不和諧,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人生的事業,也許就因為失婚,導致「一塌糊涂」。假設舅爺爺失婚,這個飯館就開不下去了,因為夫妻兩人要做很多事情,要分工協作才能賺錢,少了誰,都不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