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所以,人與人之間,總有著天壤之別。
看著別人趟出來的成功之路,總覺得自己可以完美復刻,甚至,能夠輕而易舉地規避掉別人曾經犯過的錯誤,卻在「照搬照抄」之后,發現事與愿違。
那些未曾在暗夜里哭泣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同樣,那些未曾傾聽到自己的聲音、找尋到自己節奏的人,也無法闖出什麼名堂。
一個人真正的成功,原來,都是從做自己開始。
01
擁有與眾不同的夢想,才有不同尋常的成功。
「我們將要講述的故事,是一個名叫弗蘭肯斯坦的科學怪人。他尋求創造一個依照他自己形象設計的人,而完全不依賴上帝。這是有史以來最奇特的故事之一,它與生命的兩個奧秘有關:生與死。」
1818年1月1日,《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米修斯的故事》問世,迅疾掀起了讀者的強烈反響,它也被公認為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說。
書中的主人公弗蘭肯斯坦是一個「人造人」的怪物,與當時的宗教、倫理、思想有著巨大的反差,從而引發了人們對于生命、信仰、永生和死亡的關系深刻反思。
因主人公弗蘭肯斯坦是借用科學手段,制造出的「類機器人」,這極其前衛的想法,讓它譯本多取名《科學怪人》。在過去200年間,《弗蘭肯斯坦》的影響經久不衰。
有統計稱,以《弗蘭肯斯坦》為背景的舞台劇迄今已有近百部,電影超過70余部。在英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1位虛擬人物》中,「弗蘭肯斯坦的怪物」居第6位。
因這本書的巨大成功,也引發了人們對于作者的好奇。原來,創造這本「驚世駭俗」的科幻小說的作者,也讓人們瞠目結舌,她時年19歲,同時,也是早已蜚聲文壇的詩人雪萊的準未婚妻瑪麗·葛德文,後來,她與雪萊結婚,被稱為瑪麗·雪萊。
彼時,當瑪麗·葛德文拿著自己手寫的書稿去找出版商時,他們無一例外地拒絕了,一來是這種文風怪誕的小說,從未出現過,他們擔心讀者不會接受。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認定,這并非是一個19歲的女子的才華所能完成的,一定是雪萊的助力,畢竟,她是跟從雪萊私奔的人,名聲并不太好。
然而,事實卻是,年輕、美麗,同樣才華橫溢的麗·葛德文,是闖入雪萊精神世界的精靈,他們一見鐘情,墜入愛河,為愛私奔。
然而,當愛情遇到債務危機,遇到孩子的出生又很快夭折,以及愛人對感情的若即若離,甚至背叛,年輕的瑪麗·葛德文幾近崩潰。
在無常命運的沉重打擊下,她終于開始傾聽內心的聲音,堅定地拿起筆,寫下她自己想要的文字,并且堅定地為書的出版,多方奔走。
瑪麗·葛德文的一生,按照世俗觀點,她是不幸的:出生幾周,母逝;共同生活六年,夫亡;三個孩子夭折。終其一生,她是雪萊遺孀。
但是,她卻從未被悲苦的命運所束縛。在情竇初開的年紀,勇敢地愛了一個「不該愛」的人,只因他與自己同頻共振;在生命的低谷,用寫作的方式,讓自己重獲新生;在失去愛人的漫長歲月里,還能繼續埋首于文字的世界里,整理了雪萊的遺稿,還寫出了其他科幻小說如《最后一人》《永生者》。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