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類似的體驗:
還沒有走幾步路,就已經氣喘吁吁;
才工作一個小時,就開始胡思亂想,注意力難以集中;
下班回家后,只想窩在沙發里,什麼都不想做……
這些身體的疲憊、工作的不順,歸根結底,是因為精力不夠。
一個人若是缺乏精力,就會讓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心理學家吉姆·洛爾就指出,精力管理,比時間管理更加重要。
人活于世,總要面對生活的種種不易和復雜的社會關系。
學會管理精力,高效做事,才是成年人最輕松的活法。
體能精力
知乎博主@小野曾在帖子中訴說自己的經歷。
他是國內頭部律所的律師助理,全國各地跑案子,常年加班趕進度。
每次深夜下班后,回到家點個外賣,就往沙發里一窩,刷刷視訊,熬夜到凌晨。
前段時間,他就發現自己總是不在狀態,身體小病不斷,腦子也反應遲鈍,在工作中頻頻出錯。
團隊負責人批評他幾次后,見他沒有好轉,直接找他談話:「回去好好找找狀態吧,調整不好,就別回來了。」
這時,他才恍然醒悟:體能、精力不夠,什麼工作都白談。
仔細看看我們身邊,有不少人都是如此。
上班總是打不起精神,一副疲憊不堪的樣子。
偶爾加幾次班,連著好幾天都緩不過來。
當身體跟不上工作的節奏,生活就會失序,變得越來越糟糕。
曾以為搞事業,靠的是資歷,人脈,業績……
可干到最后,才明白拼的是身體與精力。
正如扎克伯格所說:
「只有保持身體健康,才能讓自己擁有更多能量,才能有精力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要想保持充沛的體能,請嘗試以下三種方法。
1. 15秒深度呼吸
天津醫科大學教授劉欣說:
「深呼吸靠的就是肌肉運動,可謂最便捷的運動。它還能夠刺激細胞活力,緩解疲勞。」
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在戶外,只要你感到疲累,就可以做一組深呼吸。
每次深呼吸控制在15秒左右,在一呼一吸間,靜靜感受身體的律動。
一兩分鐘下來,你的體能就會得到有效恢復。
2. 30分鐘舒適慢跑
老話說,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人的身體也是如此,越是久坐不動越會疲憊,越容易出現乏力的現象。
只需用最舒適的速度,每天慢跑半小時,就能緩緩為身體充注能量。
當你揮灑完汗水,精力體力反而會更加充沛。
3. 7.5小時規律睡眠
你有沒有過這種體驗?
一次通宵加班后,即便我們睡上十個小時,白日里仍舊昏昏沉沉。
因為人的精力不僅在于睡眠的時長,還需要規律的睡眠。
國際睡眠醫學學會指出,人體最佳睡眠時間,應當在晚上10點至早晨6點之間,睡足7.5個小時。
睡眠時間過長、過短,或者不在這個時間段,都會使身體疲憊。
好好睡覺,看似是一件簡單的小事,但能改變你整個人的精神狀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