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人到中年萬事休。很多人進入中年之后,常常要參加應酬,廣交朋友;走進職場,埋頭苦干;自己創業,奮力一搏。希望活成落落大方的樣子。但是仔細想一想,一路走來,很多的「大方」是多余的,只是讓自己吃虧,卻沒有創造福氣。重要學會一些「折中」的辦法,正如王陽明所言:「謙受益,滿招損,器虛則受,實之不受,物之恒也。」你應該保持頭腦清醒,以下三個方面的大方,需要收起來,千萬別過度。
02第一,嘴大方,「知無不言」就是惹禍。東晉時,將軍桓溫帶兵進攻洛陽,在渡過淮河時,看著中原的美景,感慨:「中原土地弄丟,王夷甫是有責任的。」下屬袁宏隨口就說:「國運有興衰,誰的過錯呢?」王夷甫是西晉末年的宰相,但是他不勵精圖治,而是考慮自家的后路。在中原大亂之時,他想辦法逃脫,還讓兩個弟弟擔任青州和荊州的刺史。因此,西晉變東晉的禍事,和他有很大的關聯。袁宏卻不明就里,為王夷甫辯解,顯然是不合理的。當袁宏話音一落,桓溫就憤怒了,說
:「三國時,劉表養了一千斤的大牛,吃草無數,但是拉貨不如瘦弱的母牛。最后,大牛被魏武帝煮了......」袁宏嚇得面如土色。我們的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話,其實是「話中有話」。你不能理解透徹,就要強化學習,而不是單憑主觀臆斷去點評。社會上的事情,魚龍混雜,你不是當事人,就不要隨意給別人出主意,更不要下定論。人心隔肚皮。你不會知道別人想什麼,因此不要胡亂猜測,更不要為別人做決定,不要當代言人。
比方說,上司和你私下交流,過幾天舉行什麼活動。你不要向同事們傳播。要是上司臨時改變決定,事情就很尷尬了;上司還會認為你這個人不靠譜,會泄露秘密。不同層次的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將軍和下屬要互相配合,但是下屬必須尊重將軍。以此類推,父母和兒女、朋友之間、親戚交流都要少言,別接話太快。我們常常聽到「烏鴉嘴、耍嘴皮子、滿嘴胡言」之類的罵人的話,說明對嘴的大方,是厭惡的,需要收斂。
03第二,錢大方,「過度施舍」就是破財。
花錢幫助別人,這是一種善良。但是你花錢之后,會不會得到別人的認可呢?是不是得到錢的人,都會感恩呢?需要斟酌。還有一種可能,在大大方方花錢的時候,暴露了自己的財富,反而遭到對方的嫉恨。明朝時,沈萬三想辦法撈了一大筆錢,然后幫助皇帝朱元璋修建城墻。就在他決定犒勞三軍的時候,朱元璋覺得沈萬三太狂妄了,讓他發配邊疆。清朝末年,富豪胡雪巖出資,幫助左宗棠收復新疆。因此,胡雪巖得到一件黃馬褂,人生達到了極致。
可是,反對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李鴻章,悶悶不樂,有了貶損胡雪巖的想法。最后,胡雪巖家道中落,和李鴻章也有很大的關聯。演員孫儷,想盡辦法幫助窮學生向海清,完成了大學的學業。可是向海清認為自己得到的錢太少了,生活太難了,憤怒地說「孫儷養我四年,我想毀了她」。俗話說:「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善良的尺度要拿捏好,一旦過度了,對自己沒有好處。幫人要有方法,首先是——扶志,而不是給錢。一個人沒有志氣的人,你給他再多的錢,也是讓他變得更加懶惰;一個嫉妒心很強的人,你幫他就是「露富」,反而會讓他看清你的老底;一個和你有仇的人,你拿錢給他,就是上演了「農夫和蛇」的故事。
如果你帶著一大批人,每天吃吃喝喝,就更加不可取了。這樣做,只會讓對方習慣性依賴你,萬一你不請客吃飯了,對方還會認為你太小氣,不講義氣。
04第三,情大方,「柔情泛濫」就是越界。杜月笙,舊上海灘的青幫大亨。他在年輕的時候,娶了沈月英為妻。夫妻一起努力,把事業做大做強。
當杜月笙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過上了三妻四妾的生活。沈月英很長一段時間,處于獨居狀態,住在浦東鄉下。她為了學鋼琴,請了表哥做老師。久而久之,表兄妹產生了感情。杜月笙知道妻子的感情變化后,非常生氣,夫妻從此關系越來越僵。有道是,糟糠之妻不可欺,原配之夫不可棄。如果男人情感泛濫,見一個愛一個,難免會引起妻子的不滿,各種爭風吃醋的行為,都會冒出來;如果女人情感泛濫,丈夫會心生恨意,家庭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多余的情感,就像一根針,扎在身體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會痛苦不已。人到中年,不管你多厲害,真正的成功,無非就是一個像樣的家庭。失去了家庭之后,你會發現,余生越來越難。
05
學者梁實秋說過:「中年的妙趣在于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中年人,要懂得收放自如。大方要看對誰,要劃定界線。如果大方的事情毫無意義,不如不做。人生很貴,要善于利人,還要不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