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影評說這是部俗套的愛情故事,但是我是覺得還蠻現實的。看到大家針對文青生活理念的討論,我也真正意識到了「同好」和「三觀」其實并不是直接掛鉤的。
我以前確實會對同樣愛好的人容易上頭,但是每每也都是慘淡的收尾。我們總是說要找三觀一致的人,但很少真的對三觀進行討論。現在想來也沒必要,還是要尊重彼此的愛好,一起體驗更多美好就夠了。「總之相比于花束般的戀愛,希望我們最后能變成樹木一樣的感情,有零落的冬天,也有繁盛的夏天,踏實而緩慢地生長吧」。
當熱情不再,愛意消退,兩個人還能維持何種關系呢?所以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有些人的愛在步入婚姻時還未散盡,婚后當愛轉變為責任,也就多了「已經結婚了,還能怎麼樣」「他也挺好的」「まぁ,人生不就是這樣嗎」等諸多借口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絕對不能是人生的終點。
我幾乎不看感情劇的,也很少很少被感動,我喜歡在沒有任何刻意煽情的情況下被觸動,這次就是。且這是第一次同時站在兩方的角度和立場來看,我理解,兩人都能理解。其實是很簡單的故事,但兩個小時下來絲毫不乏味,開始的晴天與兩人的陽台、中間的夜晚和一人的客廳、再到結尾又是開始時那樣陽光明媚,最后默契地揮手告別。
坂元簡直是編劇本位第一人,在婚禮日分手,「結婚吧」=「分手吧」,只有他這種恐婚人想得出來。那個小小的餐館里,麥和小娟,水埜和女孩,光生和結夏,卷和老公,每對渺小又幸福的人都很難抵擋生活文火慢煮的無奈,一個人尚且如此,更何況還要兩個人的同頻。但愛他也是因為這個了,明知是大人じゃない,明知是寂しい,還是愿意用筆下的男女們,用他的生命,一次次地去詰問、去對抗。
異性長跑要麼結婚要麼分手,節點和我們好像好像,如果每段戀情最終都會走向平淡,那不如就和她走向平淡吧,至少她是我當前一起平淡到底最不會后悔的人。戀愛里的各種心思,包括戀人的愛好,實打實地hit到我了。就是會因為,看到別人為愛而歿的故事,想著即便我再喜歡這個博主,也不要讓她的愛情覆蓋上我的愛情。
戀愛是浪漫的,婚姻是現實的。完美合拍的戀愛在現實資本面前也得低頭,長久的關系終究要在柴米油鹽的日常瑣碎中建立,沒有物質的情感終歸會成為泡影。
看到結尾,沒有惋惜和遺憾,大概現實便是如此吧,至少過程很美好,值得回憶還好,他們最終選擇了放棄,選擇了更適合自己的伴侶,而不是成為大多數人成為的那種兩口子關系—沒有話題、沒有感情、湊活一生、將就一生。
白居易有句「大都好物不堅牢,琉璃易脆彩云散」一直被我奉為圭臬。戀愛也是,花束般的戀愛最終會枯萎。男主選擇將花束般的戀愛轉為另一種新的狀態,來延續兩人的關系,女主選擇結束它,讓它永遠活在最美好的時候。這個故事本質上是在問你,你究竟要選擇怎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