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網友在網上講了這麼一件事:他在一家初創裝修公司工作,共有150多名員工。在初創階段,大家都很拼,為了公司付出很多,經常加班加點為公司處理工作,為公司的發展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好不容易走上正軌了,他發現了一件怪事,公司里面有本事、有業績的員工大批量的被迫辭職,公司不管不顧,然后又外聘管理層。
這事看起來不近人情,不過仔細想一想又合乎情理。
原因有以下這麼兩點:
1.可以共患難,不可同富貴
當在公司處于風雨飄搖的時候,需要優秀的員工來支撐的公司,當然要對這些員工好一些,是為了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等到公司收入穩定了,經營走上正軌了,這時候排擠那些立下汗馬功勞的人,還是為了利益最大化,避免他們分蛋糕、分利益。
可以共患難,不可同富貴,這就是人性。
2.功高震主
這些優秀的員工,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就是他們最大的錯誤,功高震主了,領導鎮不住怎麼辦?領導的威信還不如他們了,那就讓他們走人。
歷史對于那些功高震主的那些人是怎麼處理的呢?從戰國白起到漢朝的韓信,唐初長孫無忌到明朝于謙,這些人無一不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地位也是位極人臣,而在賞無可賞的時候,君不如臣的時候,唯有賜死了。
3.狡兔死,走狗烹
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在這些優秀的員工發揮了最大作用后,就沒什麼用了,他們呆在公司里,由于立下汗馬功勞,薪資肯定不能太低。
而在初創裝修公司里,并不需要那麼多優秀的的員工,只需要幾個領頭羊能帶好普通員工就好了。而這麼多優秀的人都在公司里,薪資成本肯定低不了。所以逼走這些老員工,再通過外界招聘幾個管理人才,再補充點普通人才,有著老手帶新手,公司的用人成本會大大降低,還不會有任何業務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