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智者往往懂得守拙藏巧。
他們的聰慧并不顯露于人前,甚至看上去都有些愚笨。
而聰明外露者,過分精明,反倒容易給自己招致災禍。
經歷越多,越發覺得,懂得適時裝傻,是一種難得的能力。
古人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一個人的福氣或者災禍,都是自己的行為帶來的。
裝傻,便是一種趨吉避兇的智慧。
建安元年,劉備投靠曹操后,又被漢獻帝認為皇叔,意圖制衡曹操。
劉備不愿引起曹操的猜忌,整日在后院澆水種菜,有外人拜訪,還把泥土敷在臉上,裝作一副閑散模樣。
可即便如此,曹操依舊懷疑劉備,在府中宴請劉備。
曹操先以「龍之變化」相問劉備,試探劉備的志向。
劉備裝傻充愣,說「龍不龍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編草鞋、織炕席。最近對施糞肥也很有研究,這糞肥不能太稀,更不能太稠,要恰到好處。」
席間,曹操又與劉備煮酒論天下英雄,想借此再探劉備眼光如何。
劉備自然清楚曹操的伎倆,信口胡說,推選淮南袁術,河北袁紹,荊州劉表,東吳孫策為天下英雄。
曹操一一否決,讓劉備繼續說。
劉備見曹操幾次否定自己,又故作慌亂地補充:「那張繡、張魯、韓遂等輩如何?」
聽到此,曹操語氣里更是充滿了不屑:「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
在曹操看來,劉備列舉的如袁紹、袁術、劉表、劉璋等人,都是一些酒囊飯袋。
而劉備卻將他們奉為英雄,可見其目光短淺。
曹操故此對劉備放下了戒心,而劉備也因此有了領兵出逃的機會。
曾國藩曾說:「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
一個人不知收斂,鋒芒畢露,看似出盡風頭,其實早已將自己活成了眾矢之的。
而一個懂得裝傻藏拙的人,卻能于風浪中遠離是非。
世事滄桑,是課堂,也是考場。
懂得裝傻,韜光養晦,才是善身保身之道。
以前讀《紅樓夢》,總是關注潑辣精明的王熙鳳,聰明靈動的林黛玉,大方典雅的薛寶釵。
可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開始佩服那位目不識丁的劉姥姥。
二進大觀園時,劉姥姥主動裝傻,扮演丑角。
任憑王熙鳳把花胡亂插在自己腦袋上,還學小姑娘搔首弄姿,說道:
「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老風流才好。」
果然,惹得眾人大笑不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