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秋天的到來,總是給人帶來一種莫名的憂傷。當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些景象在眼前一一呈現,仿佛置身于一個古老的世界。而那個斷腸人,卻只能漂泊在天涯,無家可歸。
詩人們用悲秋的詩詞,表達出對秋天深深的眷戀和無奈。秋天,也成為了許多詩人的創作源泉,讓他們用文字記錄下這個季節的美麗與哀愁。為何悲秋?或許是因為秋之蕭瑟,恰如人之暮年,讓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無常。而那一份深深的憂傷,也讓人們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和感悟。
讓我們在秋天的懷抱中,細細品味這些詩詞帶來的美好與感動,一起感受這個季節的魅力與哀愁。
《燕歌行》
三國·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在秋天的蕭瑟中,曹丕的《燕歌行》描繪了一幅悲涼的畫面。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群燕南飛,這些景象都讓人感受到秋天的肅殺和凄涼。而詩中的思婦,獨守空房,憂思滿懷,更是讓人感受到秋天的孤獨和無助。
為何古人悲秋?或許是因為秋天的蕭瑟和落寞,讓人們想到了自己的暮年和離別。而在這個季節里,人們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無常。
然而,《燕歌行》中的思婦,雖然身處秋天,卻依然保持著對丈夫的思念和愛意。她的琴聲和歌聲,雖然不能長留,但卻在短暫的瞬間傳遞出了對丈夫的深情厚意。
秋天雖然蕭瑟,但人們的情感卻是如此的熱烈和真摯。在這個季節里,我們更應該珍惜身邊的人,感恩生命的點滴。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佳作,詩中描繪了雨后初晴,秋夜山中清新的景色。
明月照耀著松林,清泉在石頭上流淌,竹林中傳來洗衣女的喧鬧聲,蓮葉搖動,漁舟晚照,宛如一幅寧靜而生動的山村畫卷。
然而,當我們沉浸在這美好的畫面中時,不禁要問:為何古今詩人總是悲秋?是因為秋之蕭瑟,恰如人之暮年,充滿了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詩中的「空山新雨后」,雖有清新之意,卻難掩秋天的蕭瑟和寂寥。明月、清泉、竹林、蓮葉,這些美好的景致,也讓人想起歲月匆匆,人生易老。
然而,王維在詩的結尾卻表達了不同的看法,「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