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戰中,龐德和關羽父子大戰了三次,結局都是不分勝負,令人震驚!然而如果我們細品原文,就會發現,其實這三場大戰,勝負早分!
龐德戰關平
龐德在襄樊之戰中的第一場大戰,乃是和關羽的兒子關平!
龐德本身是西涼猛將,馬超的副手,因為馬超投靠劉備,沒有帶走他,于是他轉投了曹操。而就在投靠曹操前,龐德還和曹營四將有過交手,得到了曹營眾將一致的稱贊!
龐德投靠曹操后,其實一直過得不順利,因為他原來的主公投靠了劉備,在劉備那邊職位很高,而他的哥哥也投靠了劉備,受到了劉備的重用。曹操和劉備是生死大敵,曹營眾將自然懷疑龐德,擔心龐德因為舊主和兄長的原因,臨陣投敵。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龐德才被迫抬棺出戰,以死明志!
襄樊之戰,龐德拿出百分百的戰斗力,想要把關羽干趴下,但關羽那邊,派出的大將卻是關平!
作為關羽的養子,關平雖然跟隨關羽的時間不長,但武功深得關羽真傳,戰斗力非常強。關羽派他出戰龐德,就是想看看龐德的斤兩,而最終兩人大戰的結果,也讓關羽摸清了龐德的實力!
關平和龐德大戰三十回合,結局是不分勝負。很多人認為,龐德在有意放水,他想逼迫關羽出戰,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正確的,本身曹營眾人就對龐德頗為懷疑,要是龐德真的敢放水,那麼曹營眾將肯定拿龐德問罪!所以說,此戰雙方就是真正的平手,龐德沒辦法擊敗關平,關平也沒辦法占據上風,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龐德的水平僅僅和關平差不多,所以關羽才放心大膽的出戰!
關羽戰龐德
關平出戰龐德,已經將龐德真實的武力試探出來了,所以關羽放心大膽的出戰,以為自己能夠拿下龐德,結果關羽千算萬算,算漏了時間!
巔峰時期的關羽,確實很厲害,斬顏良誅文丑的戰績,確實存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關羽漸漸變老了,他的戰斗力相比于巔峰期,已經下滑了不少!
當年劉備攻略長沙城時期,關羽一百回合拿不下黃忠,就已經讓大家看到了這點。而等到關羽成為荊州統帥,長期從事運籌帷幄的領導職務,疏于武藝鍛煉,就更加讓自己的戰斗力下滑嚴重。但這種事情,關羽自己是察覺不到的,他以為自己的戰斗力仍在巔峰,他以為自己還有斬顏良誅文丑的實力,所以他看到關平能夠打平龐德,就認為自己能夠輕松拿下龐德,結果一場交手下來,結局卻是不分勝負!
關羽和龐德第一次交手,結局是一百回合不分勝負,但從龐德和關羽的各自表態來看,其實當時的關羽還是要比龐德稍強一點!
回到陣營后,龐德對此戰的看法是關羽確實厲害,但為了洗脫自己不忠的嫌疑,龐德不顧勸阻,仍然想要在第二天再戰關羽。
原文:德奮然曰:「魏王命將軍為大將,何太弱也?吾來日與關某共決一死,誓不退避!」
而關羽對此戰的看法,則是說龐德確實厲害,自己第二天再戰,用拖刀計可斬殺龐德!
原文:關公曰:「吾不殺此人,何以雪恨?吾意已決,再勿多言!」
關羽和龐德,一個是要殺了對方,一個是要決一死戰,很明顯關羽的表態更強硬!況且此戰也是魏軍率先鳴金收兵,讓龐德回陣,所以綜合來看,此戰關羽應該是略勝一籌的!不過在兩人接下來的第二戰,關羽卻落于下風了!
關羽和龐德的第二戰,龐德率先使出了詐敗計,而關羽本就自信能夠斬殺龐德,一看龐德撤退,擔心龐德跑了,所以他騎著赤兔馬就追了上去。遺憾的是,赤兔馬老了,速度不如當年了,否則龐德就會和文丑的下場一樣。
赤兔馬沒能追上龐德的步伐,給予了龐德回身射箭的機會,于是關羽疏忽之下,被龐德的弓箭射中,落入了下風。要不是關平及時出手相救,關羽極有可能栽在龐德手中!
結語
總的來說,龐德和關羽父子的三場作戰,表面上是不分勝負,其實是一勝一敗一平局!對陣關平,龐德打平,兩人實力差不多。第一次對陣關羽,龐德落入下風,關羽的實力略強。第二次對陣關羽,龐德占優,龐德的綜合表現比關羽更好!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