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臨終托孤,將皇位傳給阿斗,被視為千古典范,然而事實上,這其實是蓄謀已久的陰謀,諸葛亮和趙云都被套路了!你知道這里面是怎麼回事嗎?
白帝托孤
關羽被殺,荊州被奪,令劉備非常憤怒,于是他不顧眾人勸阻,執意伐吳,結果在夷陵之戰中被打得大敗,損兵折將。為了穩住人心,使得蜀漢不至于一戰而亡,劉備被迫待在白帝城,做出一副要卷土重來的樣子。然而此時的劉備,已經油燈枯竭了,常年累月的戰爭,以及新近的戰敗,已經將他的身體拖垮了,于是他只能選擇在白帝城托孤,安排后事。
劉備臨終,將自己的兒子劉禪托付給了諸葛亮,并且告訴諸葛亮,如果劉禪可以輔佐,就好好輔佐,如果不能輔佐,那麼諸葛亮就可以取而代之。如此坦蕩的君臣奏對,令無數人欽佩。而之后諸葛亮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行為,更是被眾人視為名臣的典范,受到歷代的敬仰。
可以說,白帝托孤,歷來都被人們所稱頌,認為這是難得的一場坦蕩之局。殊不知,真實的白帝托孤,其實也是殺機四伏的,劉備把皇位傳給阿斗,其實是預謀已久的陰謀,諸葛亮趙云都被套路了!
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
從劉備的表態來看,他這個人非常坦蕩,非常仁義,他是以匡扶漢室為重的,要不然他說不出那句:「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然而我們分析一個人的真實想法,不能看他是怎麼說的,而要看他是怎麼做的!劉備雖然表面上說,諸葛亮可以擅行廢立之事,甚至可以將劉禪取而代之,但在說此話之前,劉備可并沒有召劉禪前來,而是讓劉禪留守在成都的指揮中樞,其背后的意思不言而喻!
另外,在說了上述這番話后,劉備又拉著諸葛亮,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劉永、劉理當著群臣之面,對諸葛亮以父事之,這其實也是對諸葛亮的道德綁架,讓諸葛亮即便想要將劉禪取而代之,也下不去手,因為群臣可都看著諸葛亮的,人家劉禪將他當作父親看待,哪有父親搶奪兒子皇位的?
最后,在交代了一切之后,劉備又找到了趙云,對趙云說了這麼一句話:「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
劉備臨終托孤的最后一句話,就是對趙云說的,這番話必定不是隨便說說的,其中必定含有深意!
而這個深意,其實就是針對諸葛亮的,意思是讓趙云從此不要再去戰場作戰了,只需要好好守護著劉禪,保護劉禪的安全即可,這樣的話,即便諸葛亮懷有異心,在趙云的掣肘之下,他也不可能成事!
說白了,劉備托孤給諸葛亮,傳位給劉禪,乃是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他就是要把諸葛亮架在火上烤,要讓諸葛亮即便掌控蜀漢大權,也不能去奪取劉禪的皇位!什麼劉禪不行,諸葛亮可取而代之這種話,不過是一場試探,他們君臣之間的臨終奏對,表面上一片祥和,其實殺機四伏!
當然了,這也不能怪劉備,誰讓當時的形勢已經危急到了極點呢!蜀漢的那些臣子中,關羽早就戰死,張飛也被襲殺,趙云已經年老,能夠掣肘諸葛亮的人,幾乎沒有了!
諸葛亮雖然人品高潔,但誰敢保證他在權勢的侵蝕下,能夠保證初心,能夠不動取而代之的心思呢?畢竟人心可是經不起試探的啊!所以劉備沒辦法,他只能在臨終前自導自演這麼一出戲碼,雖給予諸葛亮大權,但也要防止諸葛亮真的篡奪了劉家江山!
結語
劉備臨終托孤,把皇位傳給阿斗,其實是預謀已久的陰謀,諸葛亮趙云都被套路,你看懂了嗎?事實上,劉備雖然表面上大度,讓諸葛亮可自由決定劉禪能否當皇帝,但從他將劉禪留在成都,讓兒子在眾臣面前將諸葛亮當父親看待,又讓趙云早晚照看劉禪的安排來看,其實他一直在想辦法套路諸葛亮,防止諸葛亮奪權!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