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外婆,每個人都有獨家記憶。謹以此書,獻給想念外婆的你」。
一句印在書封上的話,觸動了無數人的心弦。
這本書一經出版,就好評如潮,不僅榮獲「美國國家暢銷書」稱號,還一舉橫掃多家重量級媒體年度榜單。
它就是美國喜劇作家貝絲·卡爾布的催淚之作——《與外婆的漫長告別》。
外婆去世后,她根據與外婆的語音留言,結合曾經的相處片段,寫出了這部暖心治愈的另類回憶錄。
書中羅列了外曾祖母、外婆、母親和貝絲四代女性的勵志故事。
不同的時代印記,相同的精神傳承。
她們都曾遭遇過生活的磋磨,卻都憑借堅韌的內心,勇敢地突破困局,走出了自己的風景。
細究她們的成長奮斗史,我們會發現,其中藏著女人一生最高級的活法。
貝絲的外婆是一位睿智的老人。
每當貝絲遇到困惑時,外婆總會給出中肯的建議。
有一次,貝絲達成所愿,在洛杉磯謀得為一位戲劇演員寫劇本的工作。對她來說,這份工作夢寐已久,所以準備全力以赴。
不過,一個難題擺在了她的面前。
在舊金山工作的男友,不愿為了她辭掉工作回到洛杉磯。
這件事,讓她很生氣。
而外婆根據自己的判斷,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地給出了分析:
貝絲害怕被曬,車技不好,不會一輩子待在洛杉磯;
貝絲的工作雖然當時看起來不錯,但她尚未寫過劇本,工作經驗不熟練,13個星期的試用期結束后才能知道結果。
基于以上種種不確定因素,男方拒絕冒然丟掉一份工作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
更何況,貝絲的男友平日里也是對其極盡呵護。
所以,外婆說:
有一點你特別像我,我們倆都愛記仇,一點兒委屈都受不了。
這可不是什麼優點,這麼做對自己也沒什麼好處。要學會放下。
在我們身邊,不懂得放下、過得不幸福的人比比皆是:
愛人話少,也不會甜言蜜語,便一直對此耿耿于懷;
孩子活潑,成績不是很理想,就經常獨自生悶氣;
身心健康,家庭和諧,仍然糾結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如此等等,不能接受瑕疵和不圓滿,都是一種執念。
其實,但凡少些糾結,少些較真,生活中也就少了負面情緒。
弘一法師在《人生沒有什麼不可放下》中寫道:
「執于一念,將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于心間。
」
一念放下,萬般從容。
無論身處何種境地,放下欲念,放下失望,放下怨恨,放下煩惱,內心的陰郁與痛苦也會慢慢消散。
久而久之,精神的富有帶來心靈的愉悅,我們也會擁有更多的幸福和快樂。
貝絲的母親羅賓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