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說:
「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紅樓女兒「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共同命運,便是對這句話的印證。
探春遠嫁,惜春出家,寶釵獨守,湘云死夫……
那些美好明媚的女兒們,無不被命運的滾滾洪流裹挾吞噬,上演了一出出人間悲劇,令人唏噓嘆惋。
在許多人看來,其中最為命途多舛者莫過于黛玉。
她自小失去雙親,在外祖母家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殘酷的生存環境讓她心有戚戚,愁眉不展;
與寶玉的愛情無望無果,令她情志郁結,淚盡而逝……
她的結局,仿佛是對「人間不值得」的注解,賺盡讀者眼淚。
然而,當你真正讀懂黛玉,就會發現,她這一生,其實過得活色生香,精彩無比。
她熱愛生活,熱愛這個世界,竭力在荊棘中開出美麗的花朵。
她為還淚而來,淚盡而歸,一生卻絢爛至極,無怨無悔。
她向世人完美詮釋了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寬廣。

林妹妹身體孱弱,她卻并未因此「躺平」,成為佛系青年。
在生活中,她從不做旁觀者,而是心懷熱忱,積極投入。
元春省親,吩咐眾姐妹吟詠賦詩,眾人塞責應付,黛玉卻有心大展詩才。
一首隨意揮就的五言律,獲得元春稱贊;一首代寶玉捉刀的《杏簾在望》,被元春譽為眾詩作之冠。
有才且好勝,是其對事認真、銳意進取的體現。
大方展露才能,展現的其實是一個人的自信和正能量。
黛玉樂于「炫技」,并非出于虛榮,而是積極有為的人生態度使然。

她熱愛生活,從居所的布置到日常事務的安排,無不細致用心。
她的瀟湘館雅潔清幽:
幾竿竹子,一道曲欄;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窗上糊著煙霞般的軟煙羅,案上設著筆硯,書架上排著滿滿的書……
賈母最會收拾屋子,她對寶釵「雪洞」般的居所頗有微詞,對黛玉的房間卻甚感滿意,祖孫倆都擁有雅致而不失生活氣的審美。
即便與寶玉鬧別扭,黛玉也不忘交待紫鵑:
「把屋子收拾了,下一扇紗屜子,看那大燕子回來,把簾子放下來,拿獅子倚住。燒了香,就把爐罩上。」
生氣之余還記掛著屋子的拾掇、寵物的歸期,對細微事物的關注,正是其沉浸式生活的映射。
很多人以為黛玉不諳家務,無法成為一個好妻子。
實際上黛玉的管理才能并不比擅長管家的探春和寶釵遜色。
賈府過日子豪奢,出得多,進得少,黛玉對此了然于心,知道長此以往必致后手不接。
她雖未參與理家,心中卻有一本賬,不似寶玉那般對經濟事務一概無知無聞。
大觀園秩序混亂,雞飛狗跳的事不少:迎春的奶娘聚賭坐莊,惜春的丫頭私相傳遞,寶玉的丫頭借機偷盜、撒潑作鬧……
唯有黛玉管轄下的瀟湘館,日常運作井然有序,眾婆子丫鬟各司其職,從未出過差錯,其出色的管理才能可見一斑。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