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當車出自《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比喻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敗。
公元前5世紀后期,波斯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在開疆拓土、掠奪財富等利益的驅使下發動了入侵希臘的戰爭。在強大的波斯帝國面前,希臘城邦猶如螳臂當車。然而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希臘各城邦團結一心,在薩拉米斯海戰中,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國。戰爭的勝利使得西方文明的源頭得到了有效的保護,為西方文明的獨立發展贏得了必要的安全保障。誠如富勒在《西洋世界軍事史》所言:在歷史上,再沒有比這兩場戰役(薩拉米斯戰役和普拉提亞戰役)更偉大的,它們就像兩根擎天柱,負起支撐整個西方歷史的責任。
希波戰爭示意圖
公元前492年,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Darius I,前522~前485年在位)派馬多尼烏斯(Mardonius,?~前479,大流士一世之婿)率海軍出征希臘,拉開了希波戰爭的序幕。然而他派出的船隊在阿陀斯(Athos)海角遭到颶風襲擊,300艘戰船全部沉入海底,波斯戰船未經交戰就全軍覆沒。兩年之后,即公元前490年,大流士一世又派達提斯(Datis)和小阿塔非尼斯(Artaphernes,大流士一世之侄)率軍開始第二次西征希臘,在馬拉松之戰中,僅11000人的雅典軍隊擊敗兵力占優的波斯大軍。這對于不可一世的大流士國王來說,無疑是奇恥大辱。公元前486年埃及爆發起義,大流士一世平定起義后準備第三次遠征希臘,但于公元前485年10月去世,出師未捷身先死。
《300勇士:帝國崛起》中的薛西斯一世
子承父業,新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Xerxes I,前485~前465年在位)決定要徹底摧毀希臘,以告慰父靈。
薛西斯繼承了大流士一世的王者之威,也繼承了父親的雄心壯志,他也是好大喜功的國王。此次進攻希臘,薛西斯志在必得,急于證明自已一如他的父王一樣偉大。他毫不掩飾地宣稱:「如果我們征服了雅典,波斯帝國的版圖將空前擴張,它的邊界將一直延伸到神靈的天空。」
經過四年準備,薛西斯于公元前480年率領戰船1200艘、補給船3000艘,總兵力號稱百萬(實則30~50萬),分水陸兩路再度進攻希臘。薛西斯先和迦太基結盟,讓他們牽制住西西里島上的希臘城邦錫拉庫薩(Syracuse),然后在赫勒斯滂海峽(Hellespont,今達達尼爾海峽)修建兩座浮橋,又在色雷斯境內沿路建立多個后勤基地。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