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莫言先生說:「永遠記住成功的最大秘訣就是,順著人性做事,逆著人性做人。人性不喜歡聽實話,更不喜歡被挑戰。
真正的高手,都會順著人性,不說難聽的話。該說的話,點到為止;不該說的話,只字不露。」
這世間的一切東西都會變,唯獨人性是不會變的。人性的弱點,自古以來都是自私利己,貪小便宜的。看到錢財眼睛就會發亮,得到好處就沾沾自喜。
所以,我們做什麼事情,只要順著人性做事,就會很輕松,很愉快,而且更容易成功。
如果成功有訣竅的話,訣竅就在于洞悉他人的立場,并能夠同時兼任自己和他人的立場。
因為,普天之下唯一能影響他人的方式,就是找出他們想要什麼,并且教給他們如何獲得。請記住,說服別人的首要途徑,是引發對方的強烈欲求。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所謂的成熟,并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
如果你希望被他人喜愛,如果你渴求真正的友情,如果你希望幫己的同時助人,請記住這個原則:建立對他人的興趣,真心誠意地關注他人。
真誠的人,走著走著就走進了心里,虛偽的人,走著走著就淡出了視線。
時間不語,卻見證了所有。任何虛偽,圓滑,世故都抵不過時間的考驗,只有真實,真誠,真情才經得起歲月的提煉。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說:「你要用最真誠的態度贊美他人,因為,當你已經將這些話置于腦后的時候,對方仍然會在心底一遍遍重溫。」
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說難聽的話,因為人性不需要聽真話,更不想聽逆耳的話,只想聽動聽悅耳的話。人活于世,要懂得「萬物不為我所有,萬物皆為我所用」的道理。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一定不是聲音最大的人,而是心思細膩,理性冷靜,謙和有禮的人。他們有溫度且睿智,不相為謀照樣能心平氣和,冷眼相待也照樣可以風生水起。
泰戈爾說:「這個世界上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就是指責別人,最難做到的事情就是認清自己。」
看清別人很容易,但是,能夠真正的看清自己卻是很難。我們都是遠視眼,可以一眼就看到別人身上的缺點,卻很難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
通常在百分之九九的情況下,不管犯下多大錯誤,我們都不會在第一時間去責備自己,而是習慣于從外界找原因。
稻盛和夫說:「抱怨者自困,自省者自渡。凡事找外因,十年都是一個樣子凡事找內因,每天都是新的樣子。外求即貪,貪則墮;內求即修,修則升。」
往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向內審視的人最清醒。一個人如果失去自省的能力,他就看不到自身的問題,更不能自救。不推諉責任,時刻反省自己,是一個人不可多得的教養。
為人處世,應該要牢記一點:我們所交往的人,并非都是理性的生物,他們由情感驅使,被偏見支配,傲慢和虛榮是他們的動力之源。所以,切記:不要批評,不要指責,也不要抱怨。
因為,批評是最無效的,它容易激起對方的抵觸,讓別人急于辯解;批評也是很危險的,它傷害人的自尊,甚至讓人萌生恨意。
鬼谷子說:「順著人性做事,能駕馭別人。逆著人性做人,能超脫自我。」
人生在世,所謂的成長,就是對自己人性弱點的不斷顛覆,克服愚昧無知,克服主觀臆斷,從用人眼看人,逐漸轉變為從人性角度看人。
只有體察人性,識別人心,才能站在人性的角度思考,才能順應人性,滿足人心。從而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并讓自己的事業越來越成功,人生越來越順利。
《淮南子·兵略訓》曰:「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千人同心同德,就能發揮千人力量,萬人離心離德,則抵不上一個人的作用。
如果人人團結一心,就會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是如果每個人心思都不相同就如同一盤散沙,人數再多,也不起作用。
正所謂,贏得人心,才能獲得力量。贏得人心者,才能贏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