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處處紅海,草根逆襲的機率越來越低。有社會圈層阻隔的原因,還有「機遇」的因素:窮人再有本事,如果沒有貴人提攜也難以出頭。體系內如此,體系外也如此。
為什麼窮人越來越難遇到貴人呢?有外界原因,也有草根自己的內在問題,舉這10個例子,也許能揭示一點真相,讓人驚出一身冷汗。
1.單位「一把手」提拔了一個干活賣力、農村出身的小伙子,在談話中客氣地對他說:你的進步得益于你的努力。這小子真的以為自己的進步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提拔之后在工作上倒是挺賣力,就是從未對領導表示過感謝,逢年過節連沒上門拜訪都沒有。
2.部門主任為得力下屬小李爭取到一個出國培訓進修的機會。小李半年學成歸國,為感謝主任就帶了一個外國的冰箱貼,對,就是一個價值10塊人民幣的冰箱貼。
3.單位副總長期資助一位貧困學生,從小學一直供到大學畢業。這位學生畢業工作之后,七八年了也沒主動聯系過副總。唯一的一次主動聯系,是請副總給他的領導打個招呼,能不能提拔一下?副總說我跟你的領導不太熟就掛了電話。
4.集團公司人事總監想方設法幫老家親戚安排了一個孩子,工作崗位安排得不錯,總監因此也受到一些非議。這個孩子工作三四年了,從未感謝過總監,只是每年發一條拜年的祝福短信。四年后單位搞競聘,這個孩子想進步了。孩子的父親帶著他找到總監的家,就提了一盒牛奶,對,就是一盒牛奶,還口口聲聲地說總監是他家的貴人。總監回贈一箱進口水果,夫人私下冷言道:貴人求著他給他家當貴人。
5.老王在鄉鎮基層工作,一直想找個機會調到縣上,托省城親戚給縣領導打了電話。縣領導主動約老王中午吃個便飯說說他的情況。老王真的就很隨便找了一家小飯店,只點了三個家常菜,連一盒好煙都沒買,還是縣領導自己抽自己帶的煙。縣領導扒拉兩口飯就告辭了,調動的事情無疾而終。
6.大牛有一位當領導的親戚,他每年都去給領導拜年,也就提一些干果牛奶,時間長了也積累了一些感情。大牛向領導提出想動一動的想法,領導說我想辦法吧,拖了半年沒解決,其實,領導是放在心上的,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適的機會。
大牛從此再也不上門拜年了,逢人就說親戚是勢利眼,送了禮也不辦事。這已是七八年前的事了,大牛至今還在一線「趴著」呢。
7.小胡找在機關工作的同學幫忙引薦領導辦事,同學熱情地張羅了一場飯局,好不容易請領導出來。小胡安排了飯局,吃完飯沒給領導備禮品。同學責怪他不懂事,小胡不情愿買了幾百元的禮物,讓同學轉送領導,領導隨手就扔給了司機。小胡沒想著給同學也買一份禮物,還說咱倆誰跟誰呀!同學再也沒幫他推進此事。
8.
在家鄉工作同學托好朋友搭橋請上級領導吃飯,朋友看他不會點菜,就幫他點了一些硬菜,心疼的同學直呲牙花子。結賬的時候,為了彰顯他的「大方」,故意讓服務員當著領導的面報出費用。飯后,同學還埋怨朋友點了這麼貴的菜,同學扭頭就走了。
9.在鄉鎮工作的小林給縣里的親戚領導送禮,其實也沒買啥貴重的東西,還刻意讓超市把價簽貼上,生怕領導不知道他花了多少錢。不想上門去拜訪,也不知道說些什麼,就把禮物快遞給領導,發短信說禮物已經寄出請查收,快遞號是多少,表明自己的「誠意」。最后還寫上某事還請多關照。東西卻被領導拒收、退回了。
10.中秋節前,在家鄉基層工作的老趙去省府找同學辦事,買了兩盒月餅一共200多塊錢,拎著月餅就大搖大擺地走進同學的辦公室,把同學的臉都氣白了,從此,再也不見他了。
PS:聰明人是辦一件事開拓一段關系、加深一段關系,路越走越寬。窮人是辦一件事搞砸一段關系、得罪一段關系,路越走越窄。
關系是需要長期經營的,夫妻之間還要相互經營感情,何況是利益關系打底的社會關系呢?窮人沒有貴人,更要創造「貴人」,感情投資比理財投資更難,付出的不僅僅是智商還有更多的情商,而且同樣面臨投資打水漂的風險。
PS:行走社會,如同江湖。江湖不是直來直去而是人情世故。不懂社會潛規則,有時候寸步難行。普通人很無奈,無法改變大環境,只能被動適應,爭取合適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