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問題:「一個家貧窮的真正根源是什麼?」
有個高贊回答:「身邊有制造內耗的人。」
誠然如此。
即使豐衣足食,若是紛爭不斷,互相消耗也會有損福分;
即使家境貧困,若是祥和有愛,也能養出上等風水。
譬如莫泊桑筆下的經典小說《一家人》,故事的主人公卡拉旺有著一份體面的公務員工作,家有九旬高齡的老母親和一對可愛的兒女,一家三代濟濟一堂。
他們的生活看似幸福美滿,其實內里早已破爛不堪,深陷內耗的漩渦,每天雞飛狗跳。
這樣的家庭,充斥著怨氣,人心渙散。他日若遭遇風浪,便是無岸泅渡。
習慣抱怨,家庭不寧
網上有個問題:「如何評價莫泊桑《一家人》里的卡拉旺先生?」
有網友精辟回復:「鼠目寸光,渾渾噩噩,抱怨成性。」
寥寥數語,便把卡拉旺描述得淋漓盡致。
卡拉旺是一名海軍部科員,這個崗位他一做就是三十年。
他總覺得自己工作兢兢業業,卻遲遲得不到晉升,都是因為剛調來的海軍軍官搶占了他的名額。
但實際上,他對工作沒有一點熱情,總是惴惴不安,生怕自己有什麼疏忽而遭到投訴。
他每次看到別人升職時,總免不了抱怨一通:「把巴黎的官職給那些本應漂洋航海的人,無論從哪一方面都極不公平。」
他無時無刻不在發牢騷,埋怨領導不公,沒有給他升職加薪的機會,卻從來沒怨過自己不思進取。
習慣性抱怨,讓卡拉旺放任自己沉浸在負能量場域,深陷嚴重的情緒內耗。
多年來,他被這種負面情緒裹挾著,日子過得越來越沒勁。
來源:全景視覺
更可怕的是,他的這種負面情緒,還潛移默化地傳染給了其他人。
跟他長期相處的卡拉旺太太毫無疑問也成了一個滿身怨氣的人。
她每天都在抱怨婆婆總是跟她唱反調,抱怨孩子不聽話,抱怨卡拉旺工作上的無能。
夫妻倆同仇敵愾,把自己現在的處境,全都歸咎于命運的不公。
怨氣彌漫著整個家庭,情緒越差,糟心事便越多。
兩個孩子在這種負能量的氛圍中成長,也越發斤斤計較,凡事總喜歡向外找原因。
莫泊桑筆下的這一家人,何嘗不是我們千千萬萬人的縮影?
回到家看到飯沒煮好,便開始指責妻子做事溫吞;
孩子作業總是寫不好,便開始苛責孩子學習不努力;
工作做得不順心,便開始痛斥領導和同事太差勁。
偶爾吐槽可以讓自己的內心更舒暢,可長期抱怨不僅會讓自己陷入情緒的漩渦,甚至還可能殃及家人。
毋庸置疑,再好的家庭,也經不起負面情緒的肆意消耗。
只有停止抱怨,一個家才會走向正循環,這才是家興旺的開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