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你很多的煩惱都來自于提前焦慮,在做事之前就已經設想壞的結果,焦慮沒有意義的事,更有甚者,腦中計劃要干一件大事,實際上不去做,最終什麼也沒有得到。
如果你一直在腦海中放肆的想,事實上什麼也不去做,浪費你很多的時間,那你一定要學會做到知行合一,這樣你就掌握了開啟人生的鑰匙。
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哲學家王守仁(王陽明)提出來的哲學理論。
指的是:認識事物的道理與真正去干事,是密不可分的。「知」通俗地說,就是知識,道理;「行」,就是行動,踐行。
「知行合一」其實是一件事,而非兩件分開的事情,可以分開而做。
知行之間是共通的,這與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是一個道理。光有理論還不行,行動也是很重要的,只有腳踏實地認真干了一件事,才能有所收獲。想法和行動,是不能分家的。
總結而言就是:知行本來就是合一的,你時時刻刻要處在知行合一的狀態,你怎樣做的就代表怎樣想的,只有你真正能做到的事才證明你是真的知道了,那些促使你去真正做的念頭就是你的認知。
1.認識你自己。
生而為人,我們這一生需要努力的也很多,然而最重要的一點經常被我們忽略,那就是了解自己,去除腦海中的噪音,觀察到自己的真實想法,能促使你做出真正改變的就是你內心真正的想法。
2.少想多做。
很多時候,我們沒做時就覺得這件事可能失敗,開始猶豫不決,陷入內耗。正確做法是:當你猶豫這件事要不要去做時,你就應去做,在做事的過程中,不斷去感悟,可能會犯錯。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體驗感,如果錯了,就去改正錯誤。
3.在做中學。
很多事情都是通過經驗的不斷積累,才會使自己變得更優秀,所以,我們要通過行動改變自己,讓自己朝著自認為正確的方向轉變。
4.催生一個新的自我。
哲學上否定之否定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在實際上,也的的確確不容易,但是還是要去做,不斷否定新的自己,繼續朝著新的自己轉變 ,只有脫下華而不實的外衣,我們才會破繭成蝶。
知行合一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現如今的一切煩惱,其實都不算事,只有多學一些前人的智慧,我們才會少走彎路,提早實現人生目標。
我是sh炎炎,定期分享星座知識、星座運勢,解說職場人際關系,教你提升個人能力,點擊右上方「關注」,陪你一起精進[星座運勢+人際關系]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