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
「人間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人世繁華,煩惱千千萬萬,但歸根結底都是「欲望」在作祟。
《紅樓夢》中有一歌,名為「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人,總是會有想得到,放不下的東西;
這雖是人之常情,但也難免成了一個人的弱點。
欲望有度,「度」之內是需求,合情合理;
「度」之外叫貪欲,萬萬要不得。
人到中年,知足常樂,一定要下決心斷絕這四種貪欲,才保得后半生無災無妄。
圖虛名者,蠢
古語有云: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人生在世,誰都追求一個好的名聲,這一點可以理解。
但圖名,不可沽名釣譽,徒有虛名。
在《群書治要》上,就記載「齊宣王好射」的故事:
齊宣王喜愛射箭,在他王宮的墻壁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雕弓。
每次他射箭的時候,雖然總使出吃奶的氣力,也只能拉動三石的軟弓;
可是他最愛聽別人贊美他臂力過人,能用硬弓。
而且大臣們也都是獻讒之輩,每天都圍在宣王身邊。
不是說「大王神射」就是「便是后羿再生,也不可與大王媲美」之類的話。
宣王每次聽到這些贊美的話,都會給說這些話的人以賞賜。
每逢酒宴之后,宣王就取出那張雕花角弓,大喝一聲,拉成滿月;
頓時,文武百官都高聲喝彩,山呼:「大王神力!」
宣王得意地把角弓傳給左右大臣,讓他們分別試一試。
大臣們握著弓,齜牙咧嘴地拉開一半,就裝得無論如何也拉不動的樣子,都紛紛嚷著「腰酸」,有的喊「臂麻」。
然后一齊嘖嘖驚嘆道:
「這張弓不下九石,除了大王,我等凡夫俗子怎麼能拉得動?」
宣王聽到這些贊美的話以后,更顯得高興了,于是撫著髯須,哈哈大笑。
雖然宣王只能拉得動三石的弓,可是他卻永遠認為自己能夠拉動九石的弓。
好名聲,是做出來的,不是捧出來的。
被捧的太高,終有一日會從云端跌落,摔得粉身碎骨。
每個人所追求的虛名,不過是自己內心貪婪的欲望和虛榮罷了。
當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優缺點,知道自己的能力后,就不會再故意邀功。
佛家有段偈語:
「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
我們不過人間過客,重權,虛名不過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若一味地沉迷于阿諛奉承中,就會不自知地成為虛名的奴隸,深陷泥潭無法自拔。
與其在云端擔驚受怕,倒不如放下對名聲的過度追求,平凡快樂地度過一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