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相擁還是相思,七夕這一天都充滿甜蜜。
正如小說《情書》中所言,有一個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
《情書》是日本作家兼導演巖井俊二的成名作,他一向創作風格獨特,被中國影迷親切地稱為「日本王家衛」。
書中寫了兩個各懷傷痛的陌生人,因為一封地址錯誤的情書聯系在一起。
鴻雁不斷往還,一段被埋沒的愛情,一些被誤解的人和事逐漸浮上水面。
有人的青春由此得到治愈,有人的悲傷終于慢慢被柔情化解。
世間縱有千般苦楚,但這本《情書》會告訴你:
愛,就是世上最好的救贖。
1
沒有誰的人生不帶傷
故事開始時,主人公渡邊博子已經失去男友兩年了。
兩年前,男友藤井樹因為登山遇難而死,此后博子一直沉浸在悲痛中。
兩周年忌日這天,她抑制不住內心思念,做出一件瘋狂的事情:
她向著藤井在國中畢業相冊上登記的地址,寄出一封信:
藤井樹:
你好嗎?我很好。
渡邊博子。
其實博子知道,藤井在初三時從小樽市搬到本地,舊址早已經被拆除。
她只想以此寄托哀思,卻沒料到竟會收到回信。
對方在信中大大咧咧回復:我很好。
震驚的博子立刻向好友秋葉求助。
兩人找到小樽市才發現,信寄往的,并不是藤井家的舊址,而是一個陌生女孩的家。
巧合的是,女孩全名也是藤井樹,小名阿樹。
更令人意外的是,阿樹的相貌,和博子極其相似。
博子忽然想起,藤井的母親說過,畢業照里有藤井的初戀情人。
她再次打開相冊,發現所謂的初戀情人,果然正是阿樹。
博子忍不住懷疑,當初男友對她的一見鐘情,是不是把自己當成了阿樹的替身。
但事實是,阿樹對此一無所知。
她記憶里的藤井,只是個喜歡惡作劇、給自己添麻煩的普通同學。
兩人同名同姓,常常引來同學開一些曖昧的玩笑,將阿樹陷入尷尬境地。
相比于博子的悲痛,阿樹也有自己的痛楚。
初三那年,她父親病重進了醫院,卻因為錯過救治時機,最終不治身亡。
阿樹從此落下后遺癥——她不敢再進醫院。
一聞到醫院里特殊的味道,她就會想起喪父那天的悲傷、無助……
其實又何止博子和阿樹,書中的很多人,各有各的傷心,各有各的遺憾。
藤井的母親永遠失去了兒子,也永遠失去了讓博子成為兒媳婦的機會。
無論她多喜歡這個女孩,今生她們只是陌路。
秋葉原本是藤井的好友,可他們組隊登山時,遭遇山難。
藤井不幸落入縫隙,作為領隊的秋葉沒有救援,而是為了更多隊員的安全選擇撤退。
雖然事后專家贊許了他的做法,但藤井的家人對他切齒痛恨,拒絕他來祭拜。
這就是生活,常常求不得,難免愛別離。
誰的過往都是瘡痍滿目,誰的來路都是血淚交織。
有人生而貧困,一路長大一路坎坷。
有人拼盡全力,還是半生蹉跎事事無成。
有人在原生家庭里受遍苦楚,有人在世態炎涼中嘗盡心酸。
思想家塞涅卡說,我們何必為生命的片段而哭泣,我們全部的人生都催人淚下。
命運的磨道里,誰都傷痕累累,卻不得不勉力前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