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曾說:
「人有千面,心有千變,見人少說話,見事少摻和,守嘴不惹禍,守心不出錯,修好自己的心,立好自己的德,世人所爭不過人間一碗煙火,偏偏這碗人間煙火,燎盡世人千般惆悵,萬般滄桑。」
在這個世界上,不過你過得怎樣,成功與否,富貴與否,長壽與否,最后都是塵歸塵,土歸土,偃旗息鼓,不復存在。
爭來爭去,耗盡全力。斗來斗去,一場好戲。在必將到來的死亡面前,一切都不值一提。
明朝有一個叫楊慎的人,才華橫溢,博學多才,被稱為明朝三百年「三大才子」之一。
楊慎曾壯志滿懷,想象自己的父親楊廷和一樣挺立朝堂,治國救民。
讀書時,他和天下讀書人爭,發奮苦讀,手不釋卷,最終考上狀元郎。
做官時,他和朝廷大臣們爭,謀取名位,當仁不讓,最終挺立朝堂。
後來,他拼盡全力和皇帝爭,糾集群臣要挾皇帝,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議禮之爭」。
皇帝雷霆大怒,廷杖數十,流放云南,永不敘用。
爭來爭去,到頭來,前程盡暗,背井離鄉,命途多舛,飄零江湖。
渡過長江的時候,他看著浩蕩東去的長江水,心懷感慨,寫下一首詞《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在永恒的大自然面前,英雄豪杰,是非成敗,爭來斗去,是多麼可笑啊!忙忙碌碌,自以為是的人轉瞬即逝,灰飛煙滅,而青山依舊,夕陽永在。
人世間只有生命需要照顧,其他一切都是身外之物。爭來爭去,不過是自我折磨。
藍天有藍天的悠遠,白云有白云的飄逸,小溪有小溪的優雅。大千世界,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浪漫。
不要羨慕任何人,不要指望任何人,不要看扁任何人,更不要爭來斗去,斤斤計較,事事縈懷。
老子在《道德經》里說:
最好的行為,像自然界的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處最善于選擇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于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于恪守信用,為政善于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于發揮所長,行動善于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不會埋怨他人。
水從來不爭不奪,沒有機關算計,陰謀詭計,勾心斗角,它默默滋養萬物,淡淡流淌千年。
如果是小溪,就汩汩而流。如果是江河,就磅礴萬方。如果是大海,就無邊無際。不管是什麼狀態,什麼境遇,它總能堅守自己,不做非分之想。
最好的人生,是好好做自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淡泊寧靜,自在從容。
我們曾如此渴望外界的認可,後來才發現,人世間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世人所爭,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吃飽穿暖之外,其他一切都是虛榮和好勝心作祟。
放下名利,放下執念,放下期待,凡事看透,看開,看淡,以淡泊樂觀的心,活得瀟瀟灑灑,幸幸福福,自自在在。如此,人間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