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格局,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格局小的人,一生在生活的褶皺里磕磕絆絆,在雞毛蒜皮的束縛中局促不安。而格局大的人,總能包容不一樣的人和事,克服重重困難,得到人生的美好。

《逍遙游》說:「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意思是,全世界的人都贊美我,我不會因此而更加努力。全世界的人都嘲諷我,我不會因此而更加沮喪。
人是為自己而活,不是為其他任何人和事而活。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評論和聲音,按照自己的節奏,方式,立場去生活,才是最頂級的清醒。
明朝有一個叫李紈的巡撫,自幼父母雙亡,家庭貧困,依靠哥嫂生活。
李紈人窮志不窮,攻讀詩書,一心上進。然而,哥嫂對他的行為十分不屑,說他借讀書的名義偷懶,不務正業,不愿意下地干活。
還當眾對他冷言冷語,極盡刻薄。
但李紈完全不以為意,一心撲在讀書上。最后他一舉高中,欽點翰林,直到做到巡撫的高位。
有大格局的人,心有定性,心平氣和,不會因為別人的評論影響自己的節奏,也不會因為外界的紛擾打亂自己的方向。
看得了臉色,受得了委屈,做得了自己。

《小窗幽記》里說:「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
柔弱的人,知難而退,畏縮不前,一事無成。而強大的人,有大格局,有真本事,總能在紛繁復雜的局面中屹立不倒,在障礙重重的困境前破局而出。
兩個人出海航行,因為暴風襲擊,流落在一個荒島之上。
為了生存,他們必須建一間房子,防備即將到來的嚴冬。他們發現島上樹木稀少,并有野獸出沒,根本不適合采集原材料。第一個人眼見困難重重,很快就放棄了。
第二個人認真觀察和分析研究后,決定從海邊收集碎石,慢慢堆壘一座石屋。第二個人嘲笑道,石頭又小又不平整,猴年馬月才能竣工。
第二個人沒有理會,他每天不停地搬運石頭,然后打磨、挑選、堆壘,一點一點地把房子建了起來。
最后,他順利渡過嚴冬,等來了救援船。而第一個人,早在寒風中凍死了。
有大格局的人,不怕困難,勇毅前行,總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化腐朽為神奇,找到解決困難的鑰匙。

《道德經·第二十九章》中說:「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有大格局的人,能認清自己,修煉自己,穩住自己,不會驕奢淫逸,更不會自以為是,目中無人。
他們聽得了真話,并從中汲取對自己有利的營養,助推自己的事業。
唐太宗李世民是史書青睞的曠世明君,他集思廣益,兼聽則明,開創了「貞觀之治」。
魏征經常觸犯龍顏,說一些皇帝不愛聽的話。但唐太宗總能平心靜氣地聽完,并感謝魏征仗義執言,敢講真話。
正是因為聽得了魏征的真話,唐太宗少犯很多錯誤,匡正了很多紕漏,構建了風清氣正的朝野生態環境。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聽得了真話,我們才能彌補自己的無知和缺漏,把事情做得更好。從而真正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就自己。

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一個人修好自己的內心,提升生命的格局,才能超脫自己的傲慢與偏見,放下內心的無知和淺薄,更好地應對人世間的風風雨雨。
能忍受,看得了臉色,才能做好自己。
能自強,做得了難事,才能超越自己。
能包容,聽得了真話,才能成全自己。
有大格局的人,生活為難不了他,困難阻擋不了他,他永遠是自己生命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