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
這三句話里面,擁有最頂級的養生智慧。
一個人,懂得在食、色、氣上有所節制,清心寡欲,才能健康自在,多福多壽。
一更,指19到21點,也就是戌時。
這時,暮色四合,黑夜來臨,天地之間陰氣滋生。我們在飲食的時候,肝和胃合作,肝木克脾為土完成消化。白天陽氣當值,主動。夜晚陰氣當值,主靜。
肝胃在夜晚,應該守靜頤養,休養生息。如果此時進食,就會打破五臟陰陽作息的規律,給身體造成危害。
曾國藩在湖南練兵時,因為工作勞累,身體虛弱,他常常夜食飽餐,并多吃大魚大肉,葷腥油食。
然而,他的身體狀況并沒有因此得到改善,反而各種各樣的癥狀層出不窮。
痛定思痛,他決定戒除夜食,保持一定的饑餓感度過夜晚。一段時間后,身體卻恢復了不少。
《千金要方》記載:「夜飯飽,損一日之壽。」
意思是,晚上吃撐一頓飯,就是于無形中減損一日的壽命。
不戀一更食,是對健康的負責,也是科學的養生之道。
三更,指23點到1點,也即子時。
這時,天地間陰氣到了極點。因為物極必反,陽氣開始弱弱地升起。如果放縱色欲,泄耗陽氣,會和天地之氣極不協調,容易傷害自己。
明光宗朱常洛,登基一個月,就因縱欲過度而一命嗚呼。
他非常好色,在王府做王爺的時候,就常常不理國事,和一眾侍女聲色犬馬,淫樂無度。在做皇帝后,他夜御八女,不知節制。大臣們為了迎合討好皇帝,苦心研究和進貢春藥,幫皇帝滋補【壯*陽】,重振雄風。
縱欲一個月后,明光宗就臥床不起,口鼻流血,不治而亡。
唐朝呂洞賓有詩: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色欲最耗陽氣,陽氣盡則壽命亡。尤其在三更天縱欲,與天地自然違和,對身體健康最為不利。
不貪三更色,是一個人最大的自律。
五更,即3點到5點,也就是寅時。
這時,太陽還沒有露出地平線,但是升陽之氣已經到了。寅時屬木,我們的肝也屬木,升陽之氣催發木氣,我們的木又發于肝,因此這個時候我們一旦發怒生氣,天地自然的木氣又盛,就助長了我們肝里的怒氣。怒氣旺盛,傷身就特別嚴重。
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分別把怒氣沖沖的人,和心平氣和的人呼出的氣體收集起來,制作成「汽水」。然后把「汽水」喂給不同的小白鼠,結果發現,喝「怒氣汽水」的小白鼠很快就會死亡。
鐘南山院士說,生氣一次大概會減少三分鐘到五分鐘壽命,但是如果惱怒超過半年,大約要縮短2~3年壽命。
生氣,最容易打亂身體的氣脈運行,消散生命的陽氣,給各種病毒,細菌,真菌趁虛而入的空間。
尤其是五更天,生氣對身體的影響更大。
保持自己的情緒穩定,不管遇到什麼事,不生氣,不動怒,萬事勿擾,靜而不爭,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行。
人生實苦,但人能修身,能精進,能不斷完善自己,人的價值在于人本身。
我們要不斷克制自己,修煉自己,用最健康的方式經營好自己的人生。
切記: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唯自律者能自由,唯節制者能快樂。
健康長壽,灑脫自在,才是人生最頂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