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句話,一個字,都有可能成為傷人的利劍,生而為人,應當將恩情刻于石上,將惡語寫在沙漠,石刻千年猶在,惡語一刻便無。
然而,人心卻恰恰相反,往往記住了那些仇恨。
你對一個人好,對方接受得久了,可能會習以為常,可當有一天你說了傷他的話,對方可能就會懷恨在心。
且不論此人人品如何,傷人之語就像是尖刀劃過石頭,將一幕幕都鐫刻下來,想忘也忘不掉。
人生在世,謹言慎行是有必要的,你不能要求別人對你以寬容,你只能先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言行。
而對于別人的不當言論,若能將之理解為過眼云煙,則是自己的氣量,氣量大的人,人生格局也大。
在言語上傷人是十分容易的,不經意間的一句話、一個詞,甚至是一個字,都有可能戳中對方的痛點。
雖然說,做人難以顧及所有人的忌諱,但可以逐漸完善自己的言論習慣。
要記住:這三種話,很容易得罪人,要少說。
誠信為立人之本,然而對于撒謊這個話題,總是充滿爭執,有的人堅持有話直說,從不撒謊,有的人又堅持圓滑事故,要有一些善意的謊言。
這其實還要看個人的初衷,有的人打直球是為了事情簡單化,避免不必要的彎彎繞,有的人撒謊是為了對方著想,有些真相是不必要被知道的。
然而有的人撒謊,則是為了自己,為了逃避責任,常見的比如做錯了事,以謊言來逃避責任,又比如為了競爭成功,向別人撒謊以求競爭成功,這樣的謊言就是為了個人利益,一旦為人所知,就是不利局面。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試想,小時候為了免去父母的一頓打所撒的謊,在現在看來是多麼地可笑。
如今長大成人,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能看穿你謊言的人大有人在,只不過通常情況下對方并不會那麼地較真,可謊言是不能常掛在嘴邊的,撒謊多了,人的可信度也就低了。
做人要有擔當,一人做事一人當,自己做錯了事,那就挨罰受處理,哪怕是丟了財,挨了罵,又有何妨呢?
偏偏有的人想要保住這方面的利益,于是開始推卸責任,以一些模模糊糊的語言搪塞別人,甚至甩鍋到別人頭上。
這樣的話說多了,自然會讓人認為你是個沒有擔當的人,你的福氣也就慢慢折損了。
推卸責任的話有時候也會得罪人,畢竟你推卸了責任,言外之意就是這件事的「罪魁禍首」另有其人。
而別人本來沒什麼責任,平白無故地背了黑鍋,自然而然會心生怨恨,并且對方占理,而你卻只有繼續逃避。
若給出兩個選擇:一,大方地承擔責任,這樣你會損失錢財,也可能會失去上級的認可;二,讓別人背黑鍋,這樣你不會有責任,但會招來一個敵人。
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這也是人性的陰暗面,但長遠來看,一個沒有擔當的人是走不遠的,歪門邪道謊話連篇,總有一天會有現形。
當年魯迅棄醫從文,以辛辣的文風諷刺、攻擊著舊社會、資本家、剝削者,語言可以是一把刀,直直地可以殺人。
諸葛亮在陣前數十句話就罵死了王朗,可見語言的攻擊性是可以實質化的。
而在現代社會,因為一兩句沖動話,就發生打斗事件,這也是十分常見的事情。
攻擊別人的話少說,真正有格局的人會通過實力征服對方,以正直的身姿回擊一切的污蔑。
生活中,總有些素質低的人會罵得十分難聽,各種臟話不絕于耳,這樣的人素質低下是一回事,內心骯臟是更可怕的。
憤世嫉俗,是對現實不公平的憤恨,而不是各種各樣的謾罵。
說白了,罵臟話就是在宣泄內心的垃圾,而沒有人是你的垃圾桶。
攻擊別人不是靠臟話靠拳頭,所謂上兵伐謀,其下攻城,要想真正地打敗一個人,就要讓他心服口服,用自己的實力去征服對方,而不是靠幾句罵人的話。
人的福氣跟人的行為息息相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好事做多了,福氣自然就高。
都說要積口德,人才會有福氣。
身處社會,在不同的環境中要有不同的言談方式,面對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語言風格,切忌口無遮攔。
每一個人,在各自的人生里,有著各自的生活方式,有著各自的為人處世習慣。
人生沒有標準化,但人內心的道德底線是明晃晃的,話不能亂說,就好像飯不能亂吃,說錯話,也是要影響福氣的,當心霉運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