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生涯中,我們都有過與同事相互協助的經歷。一個常見的例子是借貸。無論是大額的房車貸款,還是小額的信用卡還款,都可能需要借貸。然而,這種看似簡單的人情互助,有時卻可能引發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一位公司員工在十一假期間借款給同事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在同事離職后,發現同事只給他留下了一張紙條。
小李是一家IT公司的項目經理,已經在這家公司工作了將近6年。這個行業的競爭壓力很大,公司的人員流動性也很高。去年年底,公司新招了一批開發人員,其中有一位叫小劉的年輕人,小李發現他們每天下班的路線相同,因此他們經常一起下班。
小劉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他在工作中表現出色,但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表現得非常安靜。公司的同事們都認為小劉更適合在技術部門工作,而不是在需要與客戶打交道的銷售部門。
由于公司的規定,新員工必須在6個月內完成一個項目,否則無法轉正。盡管小劉工作努力,但他在項目開展上一直沒有什麼進展。就在十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小劉找到小李,告訴他家里有急事需要用到錢,詢問他是否可以借他2000元。小李沒有多想,馬上轉給了小劉這筆錢。
假期結束后,小李發現小劉似乎在躲避他,他覺得這很奇怪。等到下午,他才得知小劉已經向經理提出了辭職申請。小李猜想小劉可能是怕他來催款,所以一直在避開他。然而,當小李回到自己的座位時,他發現桌子下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李哥,我一定會還你錢的,只是現在有點困難,希望你能理解。」
盡管小劉走后,小李給他發送了微信說他現在也不缺錢,小劉什麼時候有錢了再還他就行。然而,一個月后,當小劉主動還款后,小李卻發現自己被小劉拉黑了。這讓小李感到困惑,他不明白小劉為什麼會如此決絕。
你怎麼看待這個情況?你會借錢給同事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