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之死,令許多人感到遺憾,而在遺憾之余,大家也都非常疑惑,為啥孫權非常斬殺關羽呢?僅僅是因為關羽為人太過高傲?
孫權非要斬殺關羽
襄樊之戰,關羽在前線吊打曹軍,大有將曹操趕出黃河以南的勢頭,令華夏震動!可就當眾人吃瓜看戲,以為關羽能夠再加再勵,痛擊曹軍時,關羽的后方卻出了問題,同為盟友的孫權,竟然出兵偷襲占領了荊州,還派兵截斷了關羽通往益州的退路,最終荊州易主,關羽被殺,令天下人大跌眼鏡!
很明顯,從孫權的安排來看,他就是想要斬殺關羽,這就讓大家非常好奇了,孫權為何要這麼干呢?難不成就因為關羽拒絕了孫權的求親,孫權懷恨在心?
事實上,孫權雖然算不上多麼的大度,但他也不至于因為關羽表現太過高傲,就直接出兵攻占益州,斬殺關羽,徹底和劉備交惡,他之所以要這麼干,乃是另有原因!不信你看周瑜臨終前說了啥,關羽不冤!
周瑜的臨終之言
周瑜這個人,號稱是東吳最強統帥!孫策攻略江東,周瑜是左膀右臂,孫權抵抗曹操,周瑜更是傾盡全力,毫不夸張的說,要是沒有周瑜,孫權都不一定打得贏赤壁之戰,可見周瑜是多麼的厲害!
也正是因為周瑜如此之強大,所以孫權對周瑜非常器重,他甚至在晚年追憶周瑜時說到,要是沒有周瑜,他孫權都不可能坐上皇位!如此重臣,他的臨終之言,孫權必定會謹記在心,也正是周瑜的臨終之言,間接導致了關羽的被殺!
《三國志》:今既與曹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邊境密邇,百姓未附,宜得良將以鎮撫之。
《江表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靜,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之事,未知終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
從周瑜的臨終之言來看,他是把劉備和曹操并列看待的,認為劉備也是虎狼之輩,孫權將劉備放在荊州,就好比是在養虎,這對東吳來說很危險!再加上之前周瑜曾建議孫權,干掉劉備,吞并劉備的部眾,很明顯,周瑜臨死前都還在提醒孫權,一定要小心劉備,擁有荊州的劉備,對東吳來說太危險了!
對于周瑜的臨終提醒,孫權是謹記在心的,所以當劉備拿下益州后,孫權就迫不及待的催著劉備把荊州還回來了,不過劉備選擇了拒絕!
見劉備把自己當猴耍,孫權怒了,直接命手下出兵進攻荊州,準備強行將荊州拿回來,結果劉備直接從益州帶了五萬精兵過來,要和孫權硬碰硬,令孫權憤怒不已!
經此一事后,孫權徹底明白了劉備的為人,知道劉備的仁義都是裝出來的,他是不可能將荊州還給自己的。而隨著漢中之戰以及襄樊之戰的爆發,讓孫權更加明白了一個事實,劉備集團的實力已經超過了東吳!
劉備占著荊州不還,還安排了一個對江東充滿敵視的關羽守衛荊州,其心思不言而喻!再結合周瑜臨終前將劉備和曹操并列,比作虎狼,孫權徹底認清了現實,知道
為了江東的安全,他必須拿下荊州!而要拿下荊州,就最好趁關羽在前線作戰時進行偷襲,否則關羽大勝而還,東吳就打不下荊州了!
既然決定要偷襲荊州了,那麼關羽的結局,也就注定了!作為劉備集團最厲害的大將,關羽的軍事能力非常強悍,襄樊之戰吊打曹魏便是明證,如果放任關羽離去,日后他必定帶兵前來爭奪荊州,所以孫權絕對不可能放關羽逃走。至于俘虜、勸降關羽,那基本是不可能的,當年曹操已經做出過錯誤示范,如此強大而又不愿配合的敵將,只能殺之了事!
結語
孫權為何非要斬殺關羽?你看看周瑜臨死前說了啥,關羽不冤!從周瑜的臨終之言來看,劉備絕非善類,荊州在他手中,對東吳的威脅非常大,所以說孫權看到劉備集團的實力快速增強,為了自身安全考慮,必須出兵偷襲荊州。這是孫權和劉備之間的根本性矛盾,和關羽的性格沒有多大關系!而拿下荊州,關羽的結局就是注定了,孫權必須殺了他,否則后患無窮!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江表傳》)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