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古往今來,相由心生,命由己造。
你的臉,出賣了你的內心。比方說,憤怒的時候,臉上有怒氣,眼里有兇光;溫和的時候,臉色溫潤,待人親和;冷漠的時候,面無表情;堅強的時候,一臉剛毅。
有人說:「性格寫在臉上,人品刻在眼里,語言體現涵養,自省控制心靈。」
認識一個人,是一個「由遠及近,由外到內」的過程。
人老了,也許臉上會有斑點,但是你的善良,是最好的化妝品,可以讓斑點變得好看。
與人為善,看似吃虧,其實是一種福氣。
由此看來,做一個面善的老人,是不無裨益的。
02
臉色不好,福氣趕跑。
對于老人來說,臉色不好,常常會被認為「生病了」。雖然,一般的人,說不出病灶在哪里,但是能夠感覺到。
如果你聽人說「大爺大媽,你的氣色不太好」,估計你一整天都不高興。甚至懷疑自己真的得病了,或者因此對別人發火,認為那些亂說話的人,太缺德了。
事實上,沒有人無緣無故招惹你,是你的臉色,出賣了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看過一個故事:一個老人,熬了一鍋粥,分成了很多碗。
碗有大小。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喝粥。老人把一大碗粥,推到了媳婦面前。媳婦當仁不讓,把粥喝完了。
老人心想,這個媳婦真的不懂事,怎麼不學一學「孔融讓梨」呢?他這是在試探,看媳婦到底能不能尊老愛幼啊。
過了幾天,老人還是悶悶不樂。
媳婦知道原因后,笑著說:「一碗粥,推來推去,有什麼意思?」
聽了媳婦的話,老人更加不高興了。
很多時候,老人過得不幸福,不是缺衣少食,而是「自以為是」,他總是希望別人尊重自己,卻不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
古人說:「愛人者,人恒愛之。」
我們在等待「愛」的時候,不能坐等,而是要主動出擊,給別人愛。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得到的愛,會特別少。
擺臉色給家人看,就是把家庭的福氣弄丟了;擺臉色給外人看,就把生活的環境弄糟糕了;擺臉色給醫生看,就是說,病得不輕了;擺臉色給自己看,就是自討沒趣。
心平氣和地接受一切,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你就釋懷了。真的不必,抓住不愉快的東西,一直不放。
03
學會面善,一笑解千愁。
我的一個朋友,講了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
在農村,有兩位老太太,一高一矮,站在門口,等待各家放學歸來的孫子。左等右等,天黑了,也沒有看到人影,她們很著急。
老太太順著上學的路,去尋找孫子。才發現,路邊有一片竹林,剛剛冒出來的春筍,非常好看。
孫子把書包掛在春筍上,就去采摘花朵了。等回來的時候,發現春筍長高了,他們怎麼也夠不著書包了。
高一點的老太太,看到孫子們忙得滿頭大汗,笑彎了腰;矮一點的老太太,找來一根樹枝,嚇得孫哇哇大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