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長街市井連,
月明橋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揚州死,
禪智山光好墓田。
這首詩寫于張祜游覽揚州時,濃墨重彩地描繪出當地的繁華,揚州不愧為「煙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作者感慨老死揚州也不枉來人世間一趟。
此詩中「月明橋上看神仙」中的「神仙」指的是歌妓,是當時揚州「溫柔富貴鄉」的真實寫照。
三十未封侯,
顛狂遍九州。
平生鏌铘劍,
不報小人讎。
張祜是當時的海內名士,但卻仕途坎坷,詩受到白居易的貶低,世途受到元稹的打壓,一直郁郁不得志。
張祜這首詩表達了對自己讀書而未獲功名的憤慨,同時自明心志,表達出對小人無端攻擊、詆毀的藐視和無視,可謂慷慨激昂,氣沖霄漢。
故國三千里,
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
雙淚落君前。
這是一首宮怨詩,是張祜知名度最高的一首詩。
此詩的主人公是一位宮女,年輕時年輕貌美,被選入離家千里的宮中。她一生都被「囚禁」在深宮之內,青春、肉體、自由、親情全都葬送在「見不得人的地方」,愁苦之情可與誰言說?唯有此詩說出她的無限哀怨。
全詩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既含有對宮女的同情,又是對封建社會宮選制度無情和殘酷的辛辣批判,讀之令人動容。
金陵津渡小山樓,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兩三星火是瓜洲。
這是一首抒發客愁之情的佳作,和張繼的名作《楓橋夜泊》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詩前兩句交代詩人夜宿的地點,寫出旅居異鄉的愁苦,后兩句以景趁情,通過長江金陵渡口潮聲、夜月、漁火等夜景,襯托作者孤獨落寞的羈旅情懷。
全詩感情自然真摯,以一「愁」字貫穿全篇,主題鮮明,神韻悠遠,富有詩意,余味無窮。
虢國夫人承主恩,
平明騎馬入宮門。
卻嫌脂粉污顏色,
淡掃蛾眉朝至尊。
楊貴妃深得唐玄宗的寵幸,一人得勢,雞犬升天,她大姐被封為韓國夫人,三姐被封為虢國夫人,八姐被封為秦國夫人,而本詩中的虢國夫人是楊氏姐妹中除楊玉環外最漂亮的一位。
「淡掃蛾眉朝至尊」表面寫虢國夫人不愛庸脂俗粉,以素顏朝見唐玄宗,實際上令人浮想聯翩,暗地諷刺唐玄宗與楊氏姐妹間的曖昧關系,烘托當時楊氏獨占寵愛的囂張氣焰,委婉含蓄,入木三分。
在寫諷刺詩這一塊,張祜和晚唐的諷刺詩大師李商隱、杜牧有得一拼。
張祜最精彩的8首詩分享完了,其中不乏流傳千古的佳作,尤其很多詩中透出作者對世俗和王孫貴族的蔑視之情,可見杜牧對張祜「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的評價絕不是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