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禪是指一個人習慣在有意或無意間時常講的說話語句,它是一種語言,也是一種習慣。
一句口頭禪會讓你有好人緣也會讓你敗光好人緣。
下面這幾句口頭禪最好不要說。
01.
「你先聽我說」
在人際關系中,有些人特別喜歡說:「你先聽我說。」
他們不管別人是否愿意,會直接強迫別人先聽自己說。
說這種口頭禪的人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特別喜歡表現,大機率上也會有強迫癥,如果大家沒有停下來他則會繼續大聲要求。
一旦大家停下來,他就會滔滔不絕闡釋自己的觀點,不僅如此,在他闡述的過程中,絕對不允許別人打斷,并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
這類人不懂得傾聽,他們總是以自我為主導,那麼自然也就沒有好人緣了。
《簡愛》中有這樣一句話:
「你的高明之處不在于談論你自己,而在于傾聽別人談論自己。」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與其要求別人先聽自己說,還不如耐下心來先聽別人說,這會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尊重,會讓你有更好的人緣。
一個人只有多考慮別人,別人才會多考慮你,人際關系才會更和諧。
02.
「我早就知道」
在人際關系中,有類人特別可惡,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躲得遠遠的,一旦別人吃虧了,他們則馬上成為事后諸葛亮。
一句「我早就知道」讓人特別生氣,你早知道倒是早說啊,為何非得等別人吃虧了才說呢?
他們之所以不說是因為自己無法做到早知道,只有等結果出現以后才知道,不過他們沉迷于「早知道」的快感當中,好像自己真的是料事如神。
當一個人吃虧后,最需要的是別人的安慰,而不是你幸災樂禍的「早知道」。
聽過這樣一句共鳴度特別高的話:
「真正的朋友在你落難的時候,會用心給你安慰;虛假的朋友則會各種嘲諷落井下石。」
一個不懂得安慰別人,總想著在別人傷口撒鹽的人是不會有好人緣的。
03.
「說句你不愿意聽的」
這句話一旦說出來,后面要說的自然就不是好聽的話了。既然不是好聽的話,那就不要說,沒人逼著你非得說。
可有些人不僅會說而且還會特意強調,好像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真誠。
人與人相處貴在真誠,對方事情做得不好,作為朋友完全可以指出,這樣會讓他更好地進步,指出來本是好事,但沒必要非得刻意強調。
這種表達方式特別傷人,就算對方覺得你說得有道理,也會因為你的表達方式而難以接受。
既然知道說出來會引起別人的不適,那還不如換一種說法或者不說。
如果你不顧別人的感受,完全由著自己的性子說話,那麼時間久了,就算關系再好也可能會變成熟悉的陌生人。
04.
「你怎麼這麼小氣」
在人際交往中,有些人明明和我們關系一般,但卻總想著從我們身上索取。
需要錢了,他們會第一時間尋求我們的幫助,如果我們痛快幫,自然沒有什麼問題,若是我們猶豫不決了,他們則會說我們太小氣了。
一般而言,說這句話的人,特別自私。他們做任何事首先考慮的都是自己。
他們嘴上說別人小氣,實際上他們比任何人都小氣,這樣的人特別讓人討厭,如果別人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還會背后說壞話。
一個人要想有好的人際關系,做人做事就不能太雙標,希望別人怎麼樣最好自己也能做到這樣,只有如此,彼此的關系才不會受到影響。
05.
「這個東西很簡單」
當別人在工作或是生活中遇到問題向你請教時,你在解決之前可能會冒出一句「這個東西很簡單」的口頭禪。
你說這句話的時候或許并沒有考慮太多,因為他的問題對你來說確實很簡單,但對方會特別不舒服,可能會覺得你是故意嘲笑他。
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別人的問題就算你覺得很簡單,也不要說出來,只需要放在心里就行了,這不僅是對別人的尊重,更是一種謙遜。
哲學家別林斯基曾說:
「一切真正的和偉大的東西,都是純樸而謙遜的。」
一個人只有做到謙遜,才能拉近與朋友的距離,彼此才能更加和諧相處。
語言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
一個人說的口頭禪是自己心理的一種反射,可反映出自己的心理狀態。
倘若你想在未來擁有好的人緣,那麼這些口頭禪就盡量不要說,只有這樣別人才愿意靠近你,才會擁有更和諧的人際關系,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