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生三大好: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知。古代的詩人,都喜歡寫詩來記錄自己人生的重要時刻,就像我們現在喜歡拍照紀念一樣。
在沒有成為大文豪前,蘇軾年輕時寫過一首「洞房詩」,處處透著年輕莽撞的趣味,讀后讓人忍不住想笑。
蘇軾畫像
那是他人生第一場新婚夜,妻子穿著鳳冠霞帔端坐床邊,美艷不可方物。妻子名叫王弗,是一位大家閨秀,說起來兩人的相識也是一場緣分使然。
蘇軾有個老師叫王方,是個鄉貢進士,他非常喜歡聰明好學的蘇軾,認為此子日后必成大器。一日他帶著學生到寺廟后山游賞,蘇軾看見一潭碧水,便興奮地大叫:「好水豈無魚!」
話落,便有一群魚從巖穴里游了出來,蘇軾心喜,便對老師王方說:「這樣的美景應該有一個好聽的名字。」
王弗
王方看重蘇軾,便覺得這個主意不錯,讓跟隨的學生紛紛給這一灘碧池起個好聽的名字,結果聽來聽去都覺得不滿意。
這個時候,蘇軾緩緩說出自己的題名:「喚魚池」,正是對應了剛才自己一聲呼喚,群魚游出的景致。
王方與學子聽后欣然叫好,年少的蘇軾不免有些得意。就在這時,王方的女兒王弗讓丫鬟給這水池送來了一個題名,紅紙一展,竟也是「喚魚池」三個字。
王方驚訝于女兒和蘇軾想法不謀而合,旁邊圍觀的人也堪堪稱奇,說著:「不謀而合,運成雙璧。」
豁達放曠的蘇東坡
蘇軾年少臉皮薄,心里卻對老師家的女兒產生了好奇。而這邊王方看著俊才不凡的蘇軾,心里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近水樓台先得月,何不把女兒許配給蘇軾呢!
王弗是當地出了名的大家閨秀,端莊嚴肅,長相又漂亮,這一點在蘇軾後來給妻子寫的詩歌里均有體現。
喚魚池旁的蘇軾和王弗雕像
郎才女貌,這一對小青年很難不對彼此產生愛慕。只不過,在蘇軾的筆下也曾記述,兩人的婚事并非那麼順利。
蘇軾的姐姐蘇八娘,曾因為父母之命嫁給了自己不愛的男子程之才,結果遭受公婆丈夫的虐待,在坐月子時慘死。
愛女的薄命讓父親蘇洵痛不欲生,從此再也不逼迫子女和不愛之人結婚。王弗也終于在半年之后嫁到了蘇家,成為了蘇軾的妻子。
古人結婚都早,那一年蘇軾19歲,王弗16歲,兩人是年少夫妻,情意自然最是深厚,甚至在蘇軾一生的回憶里,王弗都是他心頭熾熱的朱砂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