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戰是楚漢戰爭的一場著名戰役,在這一次戰役中,項羽率領3萬騎兵,打敗了劉邦的56萬大軍,一舉扭轉了戰爭的形勢。這是劉邦和項羽的第一次對決,顯示了項羽高超的戰術素養,也奠定了項羽當時最強將領的地位。在此戰后的長時間里,劉邦的軍隊對項羽產生了畏懼感,不敢和項羽對戰。項羽得以壓制劉邦于滎陽、成皋之間,長時間不能東進。那麼,項羽是怎樣發起的這場戰役,在雙方的數量相差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取得了巨大的勝利的呢?
一、戰役的過程。
在秦末戰爭期間,楚懷王派兵攻打關中,并許諾說,先入關中者王之。劉邦率領部下,采取迂回穿插的戰術,首先突破了秦軍的防線,進入關中,接受了秦王子嬰的投降。而這個時候,項羽則北上救趙,在巨鹿之戰中打敗了秦軍的主力,收編了所有的諸侯軍,實力大增。項羽率領大軍入關,擊破了劉邦的守關軍隊,來到關中。
在雙方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劉邦只得向項羽委曲求全,在鴻門宴上對項羽俯首求情。項羽放過了劉邦,以天下霸主的身份分封諸侯。他將劉邦封到秦國流放犯人的漢中,而將自己封到以彭城為都城的楚地。
劉邦心里當然不甘心。于是,他趁項羽平定齊國的動亂之機,拜韓信為大將,出兵占領了關中。劉邦為了麻痹項羽,給項羽去信,解釋說自己只是為了奪取楚懷王答應的關中之地,沒有東進的意圖。項羽相信了劉邦的話,將主力投入北方的齊國。
可劉邦并沒有信守自己的諾言。他采納了董公的建議,為義帝發喪,打著為義帝報仇的旗號,糾合了五個諸侯國的兵力,共達五十六萬大軍討伐項羽。由于項羽的主力正在北伐齊國,后方空虛,也沒有防備,致使劉邦輕而易舉的就占領了項羽的都城彭城。
項羽在齊國得知自己的都城被劉邦占領,星夜從齊國率軍南下。項羽以三萬騎兵,經過兩次戰斗,大敗劉邦的軍隊,殺傷劉邦數十萬人。劉邦在楚軍的追擊下狼狽逃命,險些做了項羽的俘虜。幸虧劉邦留在關中的軍隊在韓信的率領下趕來,打敗了楚國的追兵,才將戰線穩定在了滎陽、成皋一線,結束了這場戰役。
二、項羽取得勝利的原因。
項羽率領的兵力只有三萬騎兵,那麼究竟有哪些因素,使得項羽打敗了五十六萬的敵軍呢?項羽取得勝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首先,劉邦的軍隊號令不一,如同一群烏合之眾。我們看史書記載,劉邦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軍隊去攻打項羽,用的是一個「劫」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