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總是說,男人四十一枝花,可現如今卻沒人要了。明明身強力壯,本應該是事業最好的時間卻找不到工作。市場競爭越來越大,甚至一些公司招聘時嚴格要求45歲以下的才能接受面試。原本選擇想著在一家公司待到退休的,公司竟然沒有熬到我們退休。最近也是看到一些找工作的叔叔這樣說:「原本以為我能吃苦,能受累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但現在看到真的想的太簡單了。」
為了以后不再面臨找工作或者轉型的風險,以下這三類工作千萬不要做,不僅收入低,還總是受一些窩囊氣。
身邊有從部隊轉業的朋友,回來之后發現自己多不知道能干什麼。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學門技術,而是找份簡單的工作,比如保安、門衛之類的工作。說句實話,這類工作40歲的大叔我都不建議他去,一個二三十歲的小伙子去做這事兒更不靠譜。雖然對于年輕人(包括40歲的大叔)來講,這個看上去更容易去做,但是「風險系數」也是非常高的。
薪資又比較低,即便是在一線城市也不過兩三千的工資,甚至還有大半夜的值夜班,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如果你在進入一些沒良心的企業,再不給你繳納社保,那就更坑了。不僅現在到手的錢不多,以后退休了更虧。所以這類沒有技術含量,對自己能力沒有提升的行業要慎重啊。很可能干了一年半載的又要面臨失業的風險。
其實人到40看上去身強力壯,好像熬夜啊,加班啊并沒有什麼事兒,但是這種工作對身體的消耗非常大,尤其是對肝不好。在這樣的公司工作多年之后,簡直跟在籠子的小鳥一樣,即便飛出籠子也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沒有了好身體,怎麼會找到好工作呢?過年的時候回到老家,看到旁門的叔叔才40多歲啊,走路拿著拐杖,跟他聊了才知道,他年前在慈溪一家的公司上班,每天規定的是12個小時,有時候加班能做到18個小時,連續做了四五個月,雖然掙了兩三萬塊錢,比在老家種地強多了。
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差的太多了。
而且他說:「去外面打工,看著卻是比在老家種地強多了,但是身體吃不消了。本來覺得自己40多歲,熬通宵都沒事兒,但才半年的時間就扛不住了。」這種特別消耗身體的工作能不做堅決不要做,掙的錢并不多,帶來的損害卻非常大。如果再因此落下毛病,那就更劃不來了。
人到中年之后,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大叔,一想到外出務工就是去工地,這類工作占盡了前面說的兩樣,沒沉淀,損傷身體,而且還沒有保障。這里的沒有保障分兩個點:
1、薪資發放不及時:不少包工地的老闆,都是需要等到他的工程款結了之后才能夠拿到錢,甚至有一些年初干的活,到年底還拿不到錢。
2、工作不穩定:這類工作即便是我們能夠忍受它沒有沉淀積累,也能忍受它損害健康,但是你卻沒辦法忍受它三天兩頭沒活干。沒活干就沒錢啊,所以你就會今天在上海,可能過幾天就去湖南了。掙的錢都不夠車票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