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1939年8月30日,面對蘇軍淋漓的反攻,第6軍司令官也決心發動反攻,在結冰期前的兩個月內結束戰爭。
為了接受作戰的教訓,日軍在戰法上進行了仔細地研究。為了回避與擁有優勢火力和戰車的蘇軍正面對抗,研究出一個「夜間進攻,白天鞏固陣地」的戰術,而且每次推進不超過500米。
作戰辦法如下:
第一天夜襲,前進500米,挖掘陣地。第二日白天,鞏固陣地。第二天夜襲,再前進500米,挖掘陣地。第三日白天鞏固陣地,頑強抗擊蘇軍的反攻。
如此這般地每天只前進500米,以炮兵跟進掩護,即使被戰車壓迫后退,也有層層戰壕和反坦克炮及「肉彈」在壕內阻擊,這樣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將蘇軍擠壓過河,完成戰役計劃。
這是日軍以低劣的裝備對付優勢裝備的蘇蒙軍唯一有可能成功的戰法,并不是什麼高招,然而也只有這樣做才能揚長避短。
這個戰法決定了以后,各聯隊掀起了演習夜襲和挖壕的[高·潮]。軍官們上下一心,想把這仗一也許是最后一仗打好,打贏。
即使是第一線的指揮官,目前也不敢想「越過哈拉哈河向西岸進擊」了,而只是企望再打一仗,挽回關東軍的臉面。
日本參謀本部參謀次長中島鐵藏中將為了向關東軍司令官明確作戰指導方針,以及指示對使用兵力的限度和中央可增援的兵力,于8月29日晨出發去新京。
植田司令官請中島次長聽取一下關東軍在諾門罕方面的作戰部署。代表東京參謀本部的中島次長,對關東軍想大打一下,不僅明確表示了支持的態度,而且答應從速將第5師團從本土調到滿洲,這就增強了司令官等人的決心,誓為即將來臨的攻勢勝利前進。
當日夜,關東軍司令部全體幕僚們,歡歡喜喜地在新京大擺宴席,熱情招待中島次長一行。
由于9月2日諾門罕方面第一線部隊遭受重大損失,充滿了沉痛氣氛。但得知第6軍的進攻計劃得到參謀本部認可,同時判斷歐洲局勢緊迫,大戰必將爆發,預料日本的困境將有顯著好轉,因而氣氛大為明朗。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