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越依靠捷徑,越換不來自己想要的生活
席家人都知道,五爺身邊的三姨太最得寵,五太太進門時想立威,三姨太一番哭訴,五太太便被冷落。
后來,三姨太跟著席五爺去了外地,儼然成了「當家太太」。
慣常來說,以東為貴。三姨太就占了東屋,把西屋留給五太太。就連下人們稱呼她們,也只說「東屋太太」「西屋太太」,而不是「太太」「姨太太」。
面對五太太的刻意親近,三姨太卻擺足了架子。
三姨太從不稱呼五太太為「太太」,只說「五太太」,倒像是跟五太太同為妯娌的感覺,無形中抬高了她自個兒的身份。
三姨太一時要教訓五太太的丫頭,一時又想把五太太趕回老宅,席五爺也全由著她。
只是沒想到,五太太還沒走,席五爺就趁酒醉欺辱了五太太身邊的丫頭小艾。事情被捅破的時候,小艾已經有了身孕。
三姨太一直生不出孩子,儼然把小艾當成了眼中釘肉中刺,毫不手軟地把小艾打到流產。這般的囂張跋扈,席五爺竟也聽之任之,還反過頭來哄著三姨太,讓她不用太認真。
這一鬧,五太太和三姨太面上的「情深義厚」就維持不住了,三姨太籠絡住席五爺,不讓他搭理五太太,后來又借著要給老太太侍疾,把五太太送回老宅。
仗著席五爺的寵愛,三姨太贏了五太太,解決了小艾這個「潛在危機」,卻也沒得意多久。
席老太太病倒,席五爺回家探望了兩回,不知怎的迷上一個妓女,還說要娶回家,而此時三姨太卻突生怪病,短短幾個月時間頭髮全掉光了。
沒了美貌的三姨太徹底失寵,席五爺把她一人丟在南京,自己調回上海,壓根兒不再管三姨太死活。
三姨太卻不甘心,趁著席老太太病故發喪的機會,追回席家老宅,卻根本沒見到席五爺的面兒,最后只好失意地離開。
三姨太的結局如何,不得而知,想來也不會太好。
畢竟三姨太所有的地位、得意,都是依靠容貌從男人那里換來的。一旦失去美貌,也就失去了兌換優越生活的籌碼。
依靠容貌獲得想要的生活,看似走了一條捷徑,實則遍布陷阱。
一切得來太過容易,會讓人失去判斷力,把別人的施舍,當作是自己的理所應得。
而人若是沉溺于追求快速成功,就再難腳踏實地,無論做什麼事,都想用鉆空子、投機取巧的方式來換取利益,不僅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風險,也讓人失去靠真本事生活的能力。
一旦捷徑不通,可能就會陷入絕境,又或是費盡心神重頭再來,當初想省的功夫一點沒省。
培根說過:「人生如道路,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
人生的幸福,生活的安寧,唯有靠自己踏實奮斗,才最安穩。
3
唯有自立自強,才能做生活的主人
小艾七八歲的年紀,便被賣到席家,在五太太身邊做事。
五太太表面是席家公認「脾氣好」的人,可對著小艾卻是另一幅模樣:
喊一兩聲,小艾就要立刻到,不然就要挨打,但凡看到地上有點東西,就是小艾沒掃干凈,也是要罵的,無論什麼東西砸了,就都是小艾砸的。
小艾忍受著被欺壓的日子,可讓她不能忍的是,在她被席五爺欺辱后,竟然也得不到公正的對待。
面對眾人的指責,三姨太的毆打,五太太的辱罵,小艾萌生了逃離席家的念頭。
席家分家后,小艾跟著五太太搬出老宅,機緣巧合認識了在印刷所里做排字工作的馮金槐。
兩個自由戀愛的人很快攜手走入婚姻,小艾終于開始了自己獨立的生活。
剛結婚的一段時間,小艾過得十分幸福。可惜沒過多久,她就病了,人躺在床上起不來,此時馮金槐卻跟著工廠去香港工作,又因為時局不穩沒了音信。
為了照顧馮家老小,小艾病沒好就去做幫傭,可是主家太苛薄了,她便又想學人「跑單幫」,實在跑不下去又改行背米。
雖然也能掙到一些錢,但小艾的身體再度被累垮。
好在,馮金槐終于從他鄉輾轉回來,并很快找到工作,小艾也算是能歇下來養養病。
雖然小艾身體虛弱,生育無望,但她也總喜歡在苦悶的日子里找點樂趣,買點便宜的梔子花插瓶,或是買兩朵白蘭花來掖在鬢發里。
他們抱養了一個女娃,為了生計,小艾在家替人織毛絨線衫,因一時心急求快,連做了一整夜,第二日就起不來身了,被馮金槐送往醫院。
據說當年報紙連載時的結局是:小艾治好了病,后來還懷孕了,時局穩定后,他們一家人的生活也慢慢好起來。
從小被欺壓,受盡苦難的小艾,沒有隨波逐流,也沒有沉淪,而是勇敢地爭取自立自強。
她選擇做自己人生的主人,縱使選項不多,縱然依舊清貧,都沒有想過放棄,只要有改變生活的可能,都愿意去嘗試,苦累艱辛也甘之如飴。
生活的艱難如同風雨,你越是躲避,越被困在原地。
因為,沒有人能控制風雨的侵襲,也沒有人能做出準確的預判,無法得知躲在哪里最安全。不畏懼風雨,勇敢地闖過去,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有更大的機會與晴天相遇。
自己的人生,靠自己成全。
有一句話是,「人生的任何困境,別人基本都是幫不到你的,一切自我的救贖,大多都只能靠自己。」
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就像是把大門的鑰匙給了別人,是開是關,何時開關,都是別人說了算,風險太大、變數太多,只有鑰匙在自己手中,才能自己做主,內心踏實。
靠自己,做自己的靠山,才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愿你我此生,都能靠自己披荊斬棘,開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