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張愛玲以梁京為筆名,在《亦報》上連載了一部中篇小說——《小艾》。
講述了從小被賣到席家做丫頭的小艾受盡欺壓、磨難,又努力掙扎生活的故事。
小艾不同于《傾城之戀》里的白流蘇,因為是受過教育的大小姐,有一絲的底氣去抗爭;她也不同于《第一爐香》里的葛薇龍,被生活擺弄到自我放棄;小艾就是一個來自底層的最普通的人,沒有向生活叫板的資本,卻始終沒有向命運屈服。
其實,命運從不在別人嘴里,也不在別人眼里,它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正如村上春樹所說:「無論何人無論何時,人總要在烏云周圍尋索著浪漫的微光活下去。」
人這一生,所有的安全感都只能靠自己。
1
越迎合他人,越得不到別人的認同
席家在當地有權有勢,五太太是席家五爺的填房,剛過門便與三姨太生了間隙,席五爺也對她大為不滿。
沒多久,席五爺帶了三姨太去了北京,把五太太留在老宅伺候婆婆,照顧兒女。
為了融入這個家庭,五太太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這幾年間,五太太倒是跟席家人處得不錯。
無論是小姑子,還是老太太,她都有求必應,甚至對待管家仆人,她都客客氣氣。
有一次,陶媽把菜做咸了,她陪著笑說「少擱點醬油」,陶媽沉著臉反問一句「咸了?」五太太立馬又說「挺好吃的」。
于是,家里所有人都覺得她「脾氣最好」。
而面對虛情假意的席五爺,五太太更是小心迎合,她惦念夫妻情分,總希望有一天席五爺可以回心轉意。
哪怕席五爺哄她典賣首飾,她也只記得「老爺拿了她的首飾,答應過她將來一有了錢就買了還她」。
就連對著曾經有矛盾的三姨太,五太太也變得熱情友好,陪著三姨太打牌,跟著她去交際應酬,倆人還拍了很是親密的合照。
然而,她處處討好,時時迎合,卻并沒有換來別人的尊重與真心。
席五爺欠債,家里的財產都被查扣了,五太太為此到處奔走,卻沒有任何人愿意幫助她。
再后來五太太就病倒了,纏綿病榻幾年,最后黯然離世。
五太太得不到丈夫的愛,便努力做出「大方和善」的模樣,去逢迎討好身邊的人,試圖以此得到尊重,但她的一味付出,不僅沒有改變丈夫的態度,也沒有得到他人真心認可。
一個人想要通過迎合獲得認同,就要順著別人的想法行事,把自己包裝成別人喜歡的模樣。
或許會有一時之效,但人不能偽裝一輩子,等到假象被戳穿的時候,只會引來更大的批評指責。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自己的價值該由自己定義。
尊重自己,不因別人的三言兩語就否定自己,也能清晰地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努力提升自己。當你足夠優秀時,別人的認可必定隨之而來。
想要什麼,自己去掙,才最有用。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