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隨著列寧的病重和去世,蘇聯的政治邏輯,自然就不再按照列寧所設想的軌跡運行。
可以這樣說,列寧的一些戰友們,如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人,他們只有與列寧一起才有可能成為偉人,離開了列寧他們就像失去了太陽的行星一樣,開始失去軌道;離開了列寧他們就失去了光澤。
更為可怕的是,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認為自己也會產生光輝;他們以為,在失去太陽之后,他們自己就會成為太陽。
列寧去世后,列寧的繼承者們從自己所熟悉的方面來闡述列寧的思想,為爭得解釋列寧主義的權威地位,他們不惜「放大」列寧的某些思想,不惜「忽略」列寧某些思想,于是,列寧的總體思想就被其繼承者們「抖落得」七零八落。
非常危險的是,他們其中的一些人將自己對列寧主義的解釋視為最正宗、最準確,將其他人的解釋視為「修正」列寧思想。
這樣,黨內就失去了完整地、準確地、科學地把握列寧主義的氣氛和環境。
當時,在蘇聯共產黨最高決策層內部存在著深刻的矛盾:
對社會主義理解的不同,對蘇聯革命和世界革命關系的認識不同,對列寧制定的新經濟政策的體會不同,對當時黨內問題的看法不同,對當時蘇聯國內外形勢的估計不同,所有這些都使黨內最高決策層處于分裂狀態。
一種或一些政治因素同另一種或另一些政治因素相結合也會產生劇烈的「政治反應」。
昨天,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還同斯大林一起共同批判托洛茨基,昨天前者還竭力維護后者的黨的總書記職位;今天,他們就吵翻了,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開始直接攻擊中央書記處,開始直接攻擊斯大林,聲言斯大林不配擔任黨的總書記,這說明了什麼?
是他們的政治悟性不佳,沒有很好地理會列寧的建議,還是他們別有政治意圖?
昨天,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還將托洛茨基視為頭號政治對手,視為列寧主義的異類,他們甚至要「割除」托洛茨基;今天,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在遭到斯大林的打擊之后,主動地轉向了「不共戴天」的政治對手托洛茨基陣營。
這就是20年代蘇聯政治的奇妙之處和獨特之處。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