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本書,它被劉德華稱為「每個人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盞明燈」。
它是韓寒每次旅途、每個靜謐夜晚中的心靈慰藉。
就連名嘴白巖松也稱它:「這是一本回退到內心的書。」
它,就是《皮囊》。
一本一經上市,就被眾多名家力薦、被央視「讀書」欄目重磅推薦的書。
正如作者蔡崇達所說:
「人各有異,但本質上又那麼一致。」
翻開《皮囊》,不同的我們,相似的經歷,會在瞬間擊潰你的防線,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這是一次靈與肉的羈旅,更是一場人性與命運的徹悟。
關于金錢
金錢,是人性的照妖鏡。
那些你曾經以為的海誓山盟、情比金堅,往往在金錢面前皆現出了原形。
作者蔡崇達的家,曾經也算是一個富裕小家。
當了三年海員的父親,帶回一筆錢,在村里建了一幢氣派的房子。
房子建成之際,大家紛紛前來祝福。
然而,隨著父親生意的屢屢失敗,并在中風跌倒、癱瘓在床后,大家忽地沒了蹤影。
姐姐多年的男友,撂下一句「你家能出得起多少嫁妝」后,便選擇了分手。
父親曾經的「兄弟」,趕來看熱鬧,話里話外全是嘲弄和炫耀。
令人唏噓。
作者無盡感慨:
「沒錢帶來的不僅是生活的困頓,更是別人有意無意的疏遠和躲避。」
古人言:「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時間識人,落難知心。
沒錢的時候,最能看見誰是誰焦急的牽掛,誰是誰轉身的天涯。
關于健康
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才是對家人最大的負責。
在疾病面前,所有的美好都失去了顏色,再多的財富也沒有了意義。
《皮囊》中,最讓我震撼的,是作者在病房陪護父親時說過的一句話。
他說:「在病房里,疾病掌管著這里,疾病就是這里的規則,這里有另外的四季、另外的節氣。」
他獨特的視角,一針見血地揭示了人在疾病面前的無能為力與渺小卑微。
無論之前你的身份多麼光鮮亮麗,在這里,你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病人。
無論你在外面如何權勢滔天,在這里,你只是疾病的俘虜。
一具殘破的身體,變成了一道鴻溝,將觸手可及的窗外變成了奢望。
還是那句老話,健康是1,房子、車子、票子等等都是后面的0。
失去健康,一切都是水中花、鏡中月。
善待自己,珍重身體,人生才有其他可能。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