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年過四十的80后,要學會給自己留這三條退路
2023/11/06

轉眼,80后的一代人,也已經步入了不惑之年。

再也無法窩在父母腋下撒嬌,也無法在領導和同事面前賣萌,更無法在孩子面前叫屈,唯有挺直腰身,昂起頭,才能扛起生活的重任。

01

狠狠賺錢,才會給生活以滿滿的底氣。

成年人的生活,底氣都是錢給的。努力賺錢,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如同網絡上的那一段話所說:

「凌晨一點,90后情侶還在擺攤賣魚;凌晨兩點,貨車司機還在路上行駛;凌晨三點,代駕師傅還在接單;凌晨四點,早餐店老闆已經開始準備早點;凌晨五點,環衛工人已經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每個人都在為了維持生計而含淚奔跑,為了讓全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付出。

賺錢不容易,沒有哪一行不委屈,不辛苦,所有的玻璃心、自尊心,都會被殘酷的現實擊得粉碎,只會哭臉的人,只能被淘汰;只有擦干眼淚繼續堅持下去的人,才能品嘗到生活的甜。

年過四十的80后,如果還在迷茫、徘徊、停滯不前,往往是想得太多,而行動太少,是能力不足以支撐起野心,是現有的經濟條件支撐不起美好的夢想。

所以,賺錢才是實現理想生活唯一的解藥。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管是做體力活,還是做腦力活,都別懈怠,別輕易放棄,當自己找到一條賺錢的門路后,才不至于慌慌張張,才不至于躲躲藏藏。

02

堅持讀書,才不會讓無處安放的靈魂得到救贖。

越是年紀增大,越是會有一種恐慌:每天忙忙碌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經歷沉沉浮浮,怎樣的選擇才不至于抱憾終身?

這些問題的答案,一半在實踐中,一半在書本里。

哲學家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可見,讀書的人,總能在字里行間找到智慧,而這些,正是救贖靈魂的解藥。

當一個人讀的書多了,眼界自然也就寬了,格局也就大了,言談舉止,也就有了與眾不同的模樣,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縱然身處逆境,也不卑不亢,不急不躁。

《平凡的世界》里的男主人公,一沒背景、二沒金錢、三沒關系的孫少平通過讀書,認識了「精英子弟」田曉霞,走出了小山溝,實現了從農民到工人的身份跨越。

最重要的是,讀書給予了孫少平精神寄托,讓他活得更堅強更勇敢。

在路遙的筆下,他這樣評論孫少平:「無論如何,看書使他無比艱辛的生活有了一個安慰,書把他從沉重的生活中拉出來,使他的精神不致被勞動壓得麻木不仁,通過不斷地讀書,少平認識到只有一個人對世界了解得更廣大,對人生看得更深刻,那麼他才有可能對自己所處的艱難和困苦有更高意義的理解;甚至也會心平氣靜的對待歡樂和幸福。」

或許,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著孫少平的影子,當一個人真正愛上了讀書,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便在這喧鬧浮華的人世間,為自己找到了一個療愈站。

03

堅持做自己,才能不被歲月打敗。

北漂老人王德順,在79歲那年,因為光著膀子展現逆風而行的一次走秀,而名聲大噪,之后,他主演了電影《重返二十歲》,那個精神矍鑠、樂觀開朗、內涵豐富的男主角形象,更是讓很多人成為他的粉絲。

王德順「走紅」了,他的「無感齡」和「運動氣質」被很多人羨慕并模仿。

其實,這一切都源于他堅持做自己。從50歲裸辭加入「北漂」大軍以來,他一直從事自己心愛的表演藝術,長期堅持鍛煉。也曾長期寂寂無名,甚至不被理解,但他從未放棄做自己想做的事,堅持追夢。

年過四十的80后,很多人都揶揄自己活成了「油膩的中年人」:走樣的身材、不修邊幅的樣貌,喋喋不休地嘮叨和得過且過的心態。

當自己活成了「最討厭的模樣」時,很多人再也無法直視這樣的自己,更不想做出改變。于是,人生便成為了無希望的重復。

不得不承認,每個人都曾認定自己是個「自命不凡」的人,但真正能讓夢想變成現實的,是那些始終堅持的人,始終自律的人。

不如咬緊牙關,堅持下去吧!做自己,真的是件很酷的事。

04

結束語:

小時候,對于「四十歲」的概念,大概就是有著波浪卷的媽媽,和穿著工裝的爸爸,是那些充滿煙火氣的大叔阿媽。

而今,當自己也邁過了四十歲的門檻,才明白,四十歲的人,依然很是忐忑,依然有眾多不解,心底里依然住著一個「小女孩」、「小男孩」。

然而,日子始終向前,責任愈發沉重,唯有鼓足勇氣,且行且珍惜,才能護自己一生周全。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工廠老技工被逼辭職,臨走給老闆一大禮,5個鐵箱讓老闆抬不起頭
2023/12/31
工廠年底招工40元每小時,聯系一周沒招到人,老闆苦惱得直搖頭
2023/12/31
6個可以改命的逆天習慣
2023/12/30
女同事天天蹭車,連續一個月不給油錢,還在背后說已婚的我要出軌
2023/12/30
讓你保持開心的20個好習慣
2023/12/30
讓自己越來越有錢的6個生活習慣
2023/12/30
趕走霉運,15個小方法給你
2023/12/30
領導辭職前一晚,找我借了30萬,借錢給他后我反而成了「小人」
2023/12/30
讓你氣場強大的20個好習慣
2023/12/30
新領導進群不說話被踢出群,大罵哪個不長眼,隔天就被老闆教訓了
2023/12/29
曹操手下被低估的五大猛將,每一個都不輸五虎上將,他們是誰?
2023/12/29
沒人敢欺負你的19個小妙招
2023/12/29
人民日報那些極致治愈的句子
2023/12/29
人民日報每日文摘|慢生活
2023/12/29
15年老員工被公司辭退,臨走前「摸」了下機器,老闆直接損失90萬
2023/12/29
5個低級邏輯,不遠離你就廢了
2023/12/28
同事加班吃宵夜找我借200元,凌晨1點給我轉賬,看到消息我傻了眼
2023/12/28
公司聚餐AA制我墊錢,120元女同事不肯給,找她要錢她說我窮瘋了
2023/12/28
兩次追殺關羽,兩次擊敗趙云,呂布見了也得認慫,這是誰的部將?
2023/12/28
女同事簽下800萬大合同,老闆發微信「鼓勵」,隔天她直接辭職了
2023/12/28